江苏南京【海洋项目环评拟批准公示】南通远通港务有限公司通州湾远通港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批准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项目名称:******通州湾远通港务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三夹沙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东港池东侧、纬一路南侧; 建设单位:******; 环评编制单位:南京大学环境规******; 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三夹沙高端装备临港产业园东港池东侧、纬一路南侧,项目新建*万吨级多用途泊位、*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和*万吨级散货泊位各*个,泊位长度***m,同时建设护岸长**.*m。设计年通过能力为***万吨。码头后方陆域布置港口物流堆场区和洗砂车间,港口物流堆场区建设码头作业区、件杂货堆场、集装箱堆场、散货仓库、散料仓(碱库)、办公楼、候工楼、道路及绿化等,洗砂车间配套建设磁选洗砂、酸洗处理车间、光伏砂成品仓库、污泥库、废水处理系统、浓密池等。项目建成后码头年吞吐量***万吨,年加工石英砂***万吨。项目竣工后承担公共通用码头功能,主要从事港口经营,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水路普通货物运输等活动,同时进行粗石英砂的加工。 项目实施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在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批复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不利生态环境影响能够得到减缓和控制。我局原则同意《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须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在本项目建设、运营中切实落实《报告书》所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建议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理念,不断优化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积极寻求无毒低毒、清洁工艺代替,降低环境风险,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使单位产品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二)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设计、建设、完善厂区给排水系统。酸洗废水、酸雾处理废水经酸洗回用系统处理后回用于酸洗洗砂和酸雾处理工序,不外排,回用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表*和表*对应标准;码头面冲洗废水和初期雨水经排水沟、集污池收集进入初期雨水收集池,随后进入含尘废水处理系统预处理,与经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接******处理,外排废水接管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表*中三级标准以******接管标准。船舶生活污水和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收集上岸后由南通******负责接收。 (三)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废气治理措施。确保各类废气的处理效率及排气筒高度达到《报告书》提出的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石英沙酸洗废气主要有酸洗流化床反应器酸洗及脱酸过程产生的酸雾废气,氢氟酸储罐以及酸循环罐的呼吸废气。上述废气收集后一并接入三级降膜吸收+碱喷淋装置处理后通过P*排气筒排放。碱库含尘废气经收集接入布袋除尘设备除尘后通过P*~P**排气筒排放。废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标准详见《报告书》表***.******.***,厂界无组织排放标准详见《报告书》表***.******.***,施工期扬尘执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 (四)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期噪声管理,优先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运营期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优化平面布置、设置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减轻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船舶停靠后不鸣笛,并且船舶靠岸后使用岸电,主机不工作,通过加强管理,可有效降低船舶噪声强度。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类标准。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五)严格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中:磁选污泥收集后出售混凝土厂;废包装材料、收集粉尘、废布袋委托专业单位回收。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酸洗污泥、酸洗废水处理污泥、结晶杂盐等固废产生后需进行危废鉴别,若经鉴别不具有危险特性,拟作为一般固废出售混凝土厂作原料,若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经鉴定确定危险特性前按照危险废物从严管理。固体废物在厂内的堆放、贮存、转移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和《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苏环办﹝****﹞**号)等相关管理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六)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分区防渗设计要求,尤其是重点防渗区相关要求,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落实土壤、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 (七)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严格执行“三落实三必须”“一图两单两卡”制度,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制度和隐患清单,防止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加强监测数据联网。配备环境应急设备和物资,构筑“风险单位-管网、应急池-厂界”水污染事件防范体系,建设足够容量的事故废水收集池等事故污染物收集设施和系统,确保事故废水不进入外环境。 (八)按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及其标志。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备查。 公众参与:建设单位依法开展了公众参与,受理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公示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号政务服务大厅二楼行政审批局C***窗口,邮编:******;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申请听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