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69号提案答复的函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中标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富文本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号提案答复的函 李成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亳州市农村河沟塘疏通整改”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极端天气频发,多次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和强降雨天气,给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统筹组织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部门编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筹项目,各投其资,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原则,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建设、环境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各类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一、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加强调度,成立由市委农办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等单位为成员的亳州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年行动专班,强化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二是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根据《亳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亳州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年)》《亳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等,结合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等部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田林网示范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等,系统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特征、农田基础条件和障碍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与内容,按照轻重缓急、逐年实施的原则,整体协调推进,优先解决薄弱地区和关键环节问题,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 四是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健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使用监管机制,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管护资金,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将建立对各县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对各县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质量进行督查,并纳入对各县区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等。在做好新项目推进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好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加强河流岸线分区管控和节约集约利用,严控开发利用强度。开展河道“四乱”问题和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继续推进河道清理攻坚行动,不断提升河道环境质量。继续开展“蓝盾”“清江清河”专项行动。 二是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农村沟塘河坡自然生态功能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个设施受益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政府加强管护力度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维护。下一步将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号河长制有关信息,鼓励公众参与爱水、护水,着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最后,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还请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和监督。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年*月**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