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西畴县“五新”治理模式推动易地搬迁点“稳得住”“能致富”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西畴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从管理模式、阵地建设、服务理念、增收产业、文明风尚五个方面入手,构建“五新”治理模式,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新兴社区作为县内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蹚出一条“稳得住”“能致富”的新路子。新的管理模式聚民心。打造“***”管理模式建强组织架构。建立三级领导体制加强党的领导。社区将村、组两级领导体制变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片区)+党员(楼栋长)”三级领导体制,将党组织的领导覆盖到全社区,同时选强配齐社区党组织班子,建立挂村领导、社区党总支书记及委员周一例会机制,加强党组织对社区的领导和管理。建设四级管理网格提高管理效率。构建“社区、小组、楼栋、单元”四级网格,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一级网格长,社区干部、小组长、楼栋长、单元长分别任各级网格员,同步分网格建立居民微信群,让信息第一时间传达、收集、反馈。布局三层平安防控圈提升群众安全感。由楼栋长和社区班子共同开展网格化管理,形成第一层防控圈;结合公益性岗位组建社区治安巡逻队,形成第二层防控圈;开展“雪亮工程”建设,架设监控探头覆盖全社区,形成第三层防控圈,构建党建引领权责清晰的“网格家”。新的阵地建设安民心。强化“党群中心”建设。按照“四区一站”(即:党员活动区、群众议事区、居家养老区、文化休闲区,综合服务站)标准,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注重发挥党建带群建,群建带群众的作用,整合建立党员、妇女、青年三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爱卫创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强化“红色驿站”建设。搭建便民服务“联络站”。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推进党群服务站点建设,延伸党群服务中心“触角”,将党建和服务管理相结合,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解决群众生活难点堵点。强化“活动场所”建设。于社区内建设红石榴广场,宣传展示民族政策,在“壮族六郎节”“苗族闹兜阳节”等民族节日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活动。规范整合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老年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分类制定活动计划和内容,构建多元融合人人融入的“宜居家”。新的服务理念暖民心。从管理到服务。建立“社区网格结构图”,构建“民需有人问、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帮、民忧有人解、民怨有人纾”的“五有”全维度服务体系。建立“大岗位”工作机制,实现社区干部“一专多能、一人在岗、事项通办”,解决群众办事难、多趟跑等社区治理痛点堵点问题。从坐等到走访。成立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坚持“三个依托”,依托村组干部、党员及有威望的居民通过家庭会议方式化解一般性矛盾纠纷;推行“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的“四诊疗法”及时处理相对复杂的矛盾纠纷。近三年来累计调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件,成功率***%。从自治到共治。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在依法选举产生社区班子进行自治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党务居务公开,接受居民监督,推行社区民情恳谈会、社区干部述职评议会等制度,让居民参与社区的发展和治理,通过“说得上话,做得了主”增强归属感,激发居民对社区大家庭的主人翁意识。新的增收产业惠民心。社区党总支采取多种措施带动经济收入增长。园区就业带致富。根据兴街工业园区用工需求,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争取人社部门培训资源,组织开展支砌、电焊等技能培训,让年轻居民学习专业技能,引入企业在社区内建立电子产品加工车间。新业态就业带致富。根据兴街地处要道商贸发达,快递物流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实际,利用社区紧临高速出入口的区位优势,引入企业建立快递物流货物集散地,成为兴街及周边乡(镇)最大的快递中转站,让居民成为装卸工和送货员。盘活资源带致富。有效盘活社区资源,将社区***间门面、农贸市场、超市等资产对外出租,租金量化到户,三年来累计收益***余万元,户均收益****余元。新的文明风尚润民心。实施文明创建“美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文艺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播向善向美正能量;利用社区通道边的电表箱等空白表面,建立科普走廊,既传播科学和文化,也美化环境。开设幸福超市“提神”。为扶起档卡户群众的“志”,社区以“幸福超市”为载体,从劳动换取积分入手,再到注重个人以及家庭卫生、移风易俗以及参与村级事务也能换积分,不断激起群众的内生动力。建立托管之家“护苗”。为解决社区居民外出工作,孩子周末和假期无人照顾和管理的困境,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少年儿童之家”,开设“周末课堂”和“暑期课堂”,由有专长的志愿者授课或指导作业,孩子的学业和安全都得到保障。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s://***.******.***.cn/zwyw/bmdt/content_*****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