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湖里区金山街道创新减污降碳“金安模式”实现垃圾“涅槃重生”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于****年开始试点试行垃圾分类工作,创新性提出“社区党委引领、物业主责管理、居民充分自治”的垃圾分类工作思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理念,在“N+垃圾分类”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公益慈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通过垃圾分类形成碳资产,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及分类精细化,形成一套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金安模式”。目前金安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垃圾投放参与率***%,垃圾投放准确率**%。小区垃圾日产量从原先的总量近**吨减量至近*吨(厨余垃圾*吨、其他垃圾*吨)****年以来,金安社区累计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共计*****.*吨,实现碳减排量达*****吨。****年*月**日,金山街道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四分类产生的*****吨碳减排量,通过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成为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今年*月,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金安社区,各单位记者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的“金安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一、引领垃分新风尚,全市首个社区垃圾分类公益馆落成启用打造全市首个垃圾分类公益馆,通过“有偿激励+公益引导”的方式,用中国福利彩票、公益基金积分等方式进行生活垃圾公益抵消(可回收物称重后可以获得*.*元/KG的环保积分+捐赠*.*元/KG的公益基金,环保积分可用于兑换公益刮刮乐、家用产品或现金,也可捐赠给金安社区慈善公益基金)。以公益馆为平台,创新金安社区“红绿蓝”三线特色举措。“红”线指社区施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成立“邹奶奶环保站”,组建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队伍,每周开展“红桶行动”,定时定点回收有害垃圾,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每日轮值宣传垃圾分类。“绿”线指社区组织垃圾分类+亲子课堂。联动辖区小学、幼儿园等学校资源,吸引亲子家庭通过公益馆的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点认领绿桶,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推广盆栽等绿色环保小课堂。“蓝”线指社区推广有偿回收方式,聚拢居民可回收物。发动居民将自家的可回收物投放到社区垃圾分类公益馆,尤其是针对违规堆放在安全通道的部分居民进行重点宣传。二、开启碳交易新篇章,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交易成功签约****年*月**日,全国首宗垃圾四分类碳汇交易在金山街道金安社区成功签约,中国科学院专业博士团队计算社区碳排放量,形成社区碳资产,在厦门市产权交易中心的推动下,******达成交易协议,顺利完成了全国首例垃圾分类四分类碳减排交易,开启了社区垃圾分类绿色元年以及“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的全新模式。建立垃圾分类减碳增汇、价值化和激励机制,交易所得用来支持小区的绿色环保建设,引导社区居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促进碳减排,推进垃圾分类减污降碳、提质升级,助力厦门绿色低碳发展、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三、创新公益新理念,全区首个社区慈善基金正式成立成立湖里区首个社区慈善公益基金,通过“微基金”撬动“大治理”,社区创新探索公益慈善与垃圾分类有机结合、共同推进。把慈善公益的理念与垃圾分类有机结合,柔性引导居民以爱之名加入绿色环保队列。为居民设立个人环保公益账户,通过可回收物产生的价值,致力实现“公益帮扶”的目标,通过“互联物联技术+多场景”的模式、“有偿激励+公益引导”的方式,用中国福利彩票、公益基金积分等方式进行公益抵消,柔性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真正实现“变废为宝”,也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分类准确率。居民用*公斤的可回收物可获得*.*元环保积分和*.*元公益基金,截至目前,居民已通过投放可回收物捐赠至公益基金达****.*元,居民的捐赠额和社区碳交易额都将用于社区内居民慰问、提升改造等公益服务项目,不仅进一步培养了居民绿色生活的习惯,也让爱心成为推动绿色交易的强大动力。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