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若尔盖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若府办发〔****〕**号
 
各乡(镇)、场,县级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若尔盖县****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若尔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年*月**日若尔盖县****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严格落实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系统学习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年度集中学法不少于*次。依托四川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扎实开展线上学法考法。组织开展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旁听人民法院庭审活动,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的能力。〔责任单位:县级各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
认真履行本辖区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及时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健全述法工作机制,采取“现场+书面”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述法工作。聚焦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法治督察。严格落实“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复议建议书”,按期办复率达***%。〔责任单位: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提高履职能力
合力攻坚“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做好企业信息变更、信用修复、企业注销登记等**个“一件事”。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权力事项清单梳理,持续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深化“双随机、一个公开”监管,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扩大“区域通办”“跨省通办”范围,完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诉即办”和跨区域跨层级联动机制,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加强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通互认,实现可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加大清欠支付力度。积极同公安、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对接,推进*****热线与紧急热线、公共服务热线联动机制落实,实现热线办件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局等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清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法规、规章、政策文件,废除限制企业平等竞争的不合理规定。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探索建立涉企服务“一码通办”、监管执法“一码监督”模式。推进重大项目专项法律服务制度,实施小微企业法律帮扶计划,常态化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推动建立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高效服务园区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县发改和改革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指导唐克镇基层行政立法联系点积极发挥作用,配合开展好《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阿坝州实施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实施办法的变更规定》的意见征集和修订工作。贯彻落实《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阿坝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依法规范发文公示和备案审查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台账化监督管理,规范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清理,向州政府、县人大备案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落实备案审查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应备尽备、有错必纠。加强动态清理,及时修改、废止或宣布失效不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与上位法不一致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责任单位:司法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唐克镇等乡镇人民政府〕
六、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
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四川省市县重大经济事项决策规定(试行)》《若尔盖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修订)》,树牢依法决策意识,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聚焦新法和州内法规,开展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全面推行公职律师制度,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集体审议,强化决策事前事中事后法律服务,不断提升依法决策水平。〔责任单位: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压实行政执法主体责任。加强对下沉乡镇执法事项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乡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强化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平台应用,努力建成州、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年度行政执法人员全覆盖培训,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持续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推动各级行政执法人员“照单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分层次、分领域开展执法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司法局等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八、依法规范预防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坚持依法应对突发事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应急演练、信息报告、应急响应等能力建设,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深化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城镇燃气、消防、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生态环境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和能力。〔责任单位: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九、健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推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深化“大调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表达。〔责任单位: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促进行政争议有效化解
进一步巩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基本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体制。参与全州行政复议案卷评查活动,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全面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落实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标准规范,全面落实行政复议全过程调解机制,切实提升行政复议质效。规范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衔接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和参加行政复议听证制度,落实行政应诉庭前提醒、庭后通报的监督机制。深化“府院”联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县法院、县检察院、司法局等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一、持续深化政务公开
切实做到法定公开事项主动公开到位,第一时间发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多角度、全方位加强政策解读,精准高效传递惠民惠企政策信息。落实依申请公开办理制度,及时将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信息转为主动公开。更好发挥政务公开功能作用,加大促落实、优服务、强监督、防风险力度。〔责任单位:县政府办等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十二、强化监督问效
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完善行政复议、行政执法内部纠错监督机制,依法纠正错误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全面落实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责任单位:县政府办等县级有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