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CCTV《对话》戴和根:出发!去非洲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多面非洲,无限机遇!*月*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高端品牌谈话节目《对话》播出中非合作特别节目《出发!去非洲》。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应邀参加节目录制,与在非洲投资的不同领域企业代表共话在非洲市场展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铁建扎根非洲**年,在**个国家开展业务,创造了多项第一。访谈中,戴和根结合企业在非洲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畅谈市场现状、市场变化、市场机遇以及下一步开拓非洲市场的举措,并以莱基自贸区等典范合作项目为例,给有兴趣在非发展的中国企业提出了宝贵建议。
以下为现场全部访谈内容。
主持人:今天这三家企业都是在非洲特别受欢迎的中国企业,而且非洲朋友很亲切地给了他们一些新的称号。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称号到底是什么。来,有一家企业被称作“中企在非第一品牌”。有一家企业被称作是“非洲鞋王”。还有一家企业被称作是“非洲手机之王”。我们掌声期待一下他们。此刻坐在我身旁的这两位嘉宾,就荣获了刚才非洲百姓给他们的这些称号,他们到底是谁?此刻请他们来解开谜底好了。
戴和根:我是“中企在非的第一品牌”——中国铁建。我想用*个数据来说明主持人的问题,分别是:**、**和*。**年,是我们扎根非洲的时间。****年,我们响应祖国号召、践行国家使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人民并肩奋斗,用不到*年时间,提前建成了长达****公里的坦赞铁路,成为新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这条东非铁路大动脉,铸就了牢固的中非友谊。此后,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鼎力支持,促成了新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毛主席曾感慨:“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
**个,是我们在非洲开展业务的国家数量。非洲一共有**个国家,中国铁建已经在**个国家开展业务,并设立了分支机构,在非中方员工超过****人、非洲籍员工超过*万人,带动当地**万人就业,累计缴纳税收超过**亿美元。
*,是我们在非洲创造了多项第一。**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落实习近平主席对非洲人民的庄严承诺,建成了非洲第一个现代化疾控中心、开办了非洲第一座鲁班工坊、建成并移交了非洲第一所交通大学,投资、建设、运营了非洲第一个自贸区——莱基自贸区,建成了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非洲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尼日利亚阿卡铁路。目前,我们已经在非洲累计建成铁路及城市轨道超过*****公里、公路超过****公里,在手合同额超过****亿美元,位居中资企业第一。
我手上还有一封感谢信。这是非洲联盟委员会****年为援非盟非洲疾控中心成功建成,专门向我们发来的感谢信。这个项目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亲自推动的新时代中非合作的旗舰项目,让非洲拥有了第一个具备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一流的疾控中心,有效改善当地疾病控制水平,惠及了全体非洲人民,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成为中国铁建在非洲品牌影响的一个缩影。
主持人:各位可能也都发现了,三家企业他们各自走进非洲的时间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能理念也略有差别。作为中企在非洲的第一品牌,戴董事长是如何看待非洲这个市场的?
戴和根: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非洲大陆面积超过****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三倍还多,不仅地域广阔,而且资源禀赋优越,能够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大量性价比高的生产资料: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非洲大陆拥有**亿人口,**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达到**%,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最具发展潜力。根据非洲开发银行预测,非洲****年经济增长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增长最快的**个经济体中占据主导地位,非洲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看好非洲市场。
主持人:在你们眼中,非洲这些年发生的最大变化都有哪些呢?
戴和根:刚才讲,我们走进非洲是**年前,中非合作这么多年,我经常去非洲,切身感觉到非洲的翻天覆地变化。这次*月份去了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个国家,一下飞机就感觉到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同时也感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自****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合作的新建和升级公路近**万公里、铁路超*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打通了非洲发展的主要脉络。在非洲,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物流效率更加快捷,经贸往来更加密切,地区互联互通水平更加提升。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非盟制定了《非洲****愿景》,推动构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非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各国也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成立了招商引资的专门机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及配套的法律法规。非洲各国以开放的态度,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等重要平台,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积极在本国开展实践,比如:设立经济特区、自贸区、工业园区。总的来看,非洲正在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
三是能力建设有效加强。非洲朋友热爱学习、渴望成长、渴望美好生活。这些年,在中非合作、经贸往来中,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普遍感受非洲朋友思想观念在积极转变,文化水平、能力素质有效提升。
就中国铁建而言,我们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的“支持非洲国家建设*所交通大学”的指示。中国铁建出资建设了一所交通大学,它将成为非洲培养交通人才的摇篮。同时,我们还资助了一批非洲高中生来华留学深造,近***名留学生学成回国,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或技术岗位上发挥作用。在职业教育合作方面,我们响应习近平主席“在非洲设立**个鲁班工坊”的要求,先后建成吉布提、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三国的鲁班工坊,为年轻人搭建了职业教育的平台;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了铁路技术学校,帮助培养当地专业技术人才。在岗位培训方面,我们坚持“授人以渔”,通过导师带徒、职工夜校、专业培训班等,累计培训非洲籍员工超过**万人,在非高级管理人员属地化率达到**%,技术工人属地化率高达**%,众多非洲籍员工在中国铁建学到了一技之长,实现“一人受聘、全家幸福”,有的下班也不愿意脱下工作服,******工作为荣。
四是中非友谊更加深厚。包括中国铁建在内的众多中国企业,坚持融入当地、命运与共,针对当地民众用水、用电、就医等实际困难,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而美”、惠民生项目,切实造福了当地民众,增强民众的获得感、认同感。
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项目,是中非农业合作的标杆项目。****年,我们将中国先进成熟的农业科技、农机设备和经验带到莫桑比克,结合当地实际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我们负责土地开垦、沟渠清理、围堰修建等农田开发工作,再为当地农户提供资金、生产资料、农机和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最后依照合同收购稻谷。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和风险,合作种植户发展到近***户,每亩产量由不到***公斤提升至***多公斤,累计向当地供应高品质大米近*万吨,被莫桑比克总统命名为“好味道”,成为驰名品牌。围绕水稻种植,中国铁建不断延伸产业链,实行农业多元化经营,从单一的水稻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模式发展为家畜养殖、大棚蔬菜、白酒酿造、牛肉加工等一体化产业链,帮助当地实现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主持人:今天,你们觉得如果后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国企业,还是沿着你们的路径去走的话,他们还有机会吗?
戴和根:面对陌生的非洲市场,我们付出了一些艰辛,也走过了一些弯路。为了解决出海的堵点痛点问题,我们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建立了一批经济特区、自贸区、工业园区,帮助入园企业解决语言、当地风俗、宗教、法律、税收、用工等各方面遇到的难题。我们希望后进入这个市场的中国企业,不要再走我们的老路了,而是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发展,风险更小、机遇更多。
拿中国铁建来说,我们与尼日利亚拉各斯州政府合作,建立了莱基自贸区,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一是具有安全优势。莱基自贸区是时任拉各斯州长、现任总统提努布亲自谋划、亲自推动设立的。我们携手尼日利亚国土安全局、警察局,加上自己的园区安保力量,可实现全天候的三重安全保障。二是具有区位优势。距离莱基深水港仅*公里、拉各斯国际机场约**公里、拟建的莱基新机场仅**公里,已形成“前港、中区、后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可直接辐射拉各斯****万、尼日利亚*.*亿人口,间接辐射整个西非甚至欧美。三是具有规模优势。园区总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已有来自中国、非洲、欧洲的***家企业入园,涉及能源、加工、汽配、日化等多个行业,累计协议投资总额超过**亿美元,完成进出口额近**亿美元。四是具有服务优势。在硬件上,我们实现了全区水、电、气、路、网、港“六通一平”,能够实现水、电、气的持续供应;在软件上,可以提供咨询、策划、金融、特惠关税、清关等“一站式”服务。五是具有配套优势。可以提供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
综合来看,莱基自贸区已经发展成为非洲最安全、政策最稳定、基础设施最完善、周边配套最好的自贸区,成为密切中非交往合作的重要平台,也坚定了我们继续投资发展自贸区的信心。****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期间,中国铁建与埃塞俄比亚盖达经济特区签署“备忘录”,计划将盖达经济特区打造成埃塞版的“深圳”。今年*月,我和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共同参加了盖达经济特区启动仪式,并在特区的核心位置共同投资建设乐美自贸区,未来我们将积极发挥中央企业带动作用,在自贸区建设中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更广阔的平台空间。
主持人:作为对非洲市场已经足够了解的先行者,在你们看来,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准备涌入非洲市场,到底有哪些机会在等着他们呢?
戴和根:一是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巨大。近年来,非洲各国对铁路、公路、市政、码头、航空港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仅中国铁建就独立完成了非洲“四纵六横”总里程约*.*万公里的现代铁路网规划,以及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等**多个国家的铁路网规划。如此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有待实施,将带动装备制造、机电产品、原材料供应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巨大的商机。
二是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住房、市政设施、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将有效带动建筑材料、装饰装修、家电、机电安装、汽车等多种品类的消费。
三是工业化转型有序推进。非洲大陆大多数是农业国,工业品缺乏,非洲经济正在由农业驱动型向工业驱动型转变。我们可以通过经济特区、自贸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强产能合作、技术转移。
四是农业现代化前景广阔。非洲拥有世界上**%的未开垦耕地,需要大量的优质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和信息化技术,与中国企业的优势形成了强烈互补。
五是消费市场加快升级。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非洲人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不断升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的高质量需求更为迫切,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为中国企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六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非洲发展,空间大、商机多。
主持人:听了来自非洲政要对于你们的期待,我想对于你们而言,可能更有信心加大对非洲的投资了,所以接下来,你们三家企业对于下一步非洲市场的开拓,还会有怎样的重大举措呢?
戴和根: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非洲各国发展规划深入对接,结合中国铁建自身中长期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赛道。
一是增进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和公共配套领域的合作,推动城市化进程。在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引进BT、BOT等新模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环保领域,加大污水处理、生物发电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二是加大自贸区、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力度,推动工业化进程。
三是增进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合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新材料方面:我们在埃塞俄比亚乐美自贸区开展竹基材料研发制造与应用,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竹藤产业。在新能源方面:非洲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占全球的**%、风能占**%、水能储量占**%,要加强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提升开发利用率,助力非洲国家绿色低碳转型。
主持人:作为三家在非洲最成功的中国出海企业代表,节目最后如果请你们给那些有想法去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一个作为先行者的投资秘诀,你们会不吝分享一个怎样的经验秘诀?
戴和根:我认为就是*个字:真实亲诚、义利兼顾。对待非洲朋友,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讲一个“诚”字,以行践言、一诺千金。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