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设置拟审批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入河排污口设置,现就论证报告相关情况予以公示*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邵阳市生态环境局新邵分局水环境与监测股
联系电话:****-*******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入河排污口设置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设置地点 新邵县酿溪镇长滩社区广信科技园南侧资江北岸建设单位 ******论证单位湖南******入河排污口概况*.排污口坐标:***.********E,**.********N*.排污口设置类型:新建(已建,补办手续)*.排污口类型:工业企业排污口*.排放方式:岸边连续排放*.排污口入河方式:专管(管径***mm,长**m)排放*.排污口论证范围:入河排口上游*.*km(新邵资江二桥)至下游**.*km沙塘鳢、黄尾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终点。*. 退水地点水功能区名称:资水邵阳开发利用区-工业用水功能区(《邵阳市水功能区划(修编)》(****.**))主要影响分析及水环境保护措施一、主要影响分析(一)水质影响分析与评价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河段CODcr最大增量为*.***mg/L、NH*-N为*.***mg/L、总磷浓度不发生变化,资江水体中CODcr、NH*-N、总磷浓度预测值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Ⅱ类标准预留**%安全容量后的标准限值要求,由此可知,尾水正常排放对资水水质无明显影响。在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河段CODcr最大增量为*.***mg/L、NH*-N为*.**mg/L、总磷浓度不发生变化,资江CODcr、NH*-N、总磷浓度预测值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Ⅱ类标准预留**%安全容量后的标准限值要求,相对标准限值增幅亦较小,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应严格控制生产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因此,本项目应加强运营期管理,建立应急预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有效控制污染。本项目排污口****年*月经邵阳市环境保护局同意试生产排污,根据****年*月至**月入河排口上游*.*km柏树断面、下游*.*km晒谷滩电站断面常规监测数据,柏树断面、晒谷滩电站断面****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各月平均、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Ⅱ类标准限值,符合水质管理目标要求;根据****年*月**日至*月**日补充监测结果分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Ⅱ类标准,W*排污口上游*.*km(资江二桥)和W*排污口下游*km处各检测项目单因子评价指标均小于*,水环境质量亦水质管理目标要求。在扣除**%安全余量的前提下,资江枯水期论证河段CODcr、NH*-N、TP纳污能力远大于本项目排污量,满足环境容量控制要求,本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对资江水质影响较小。(二)保护区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及水生植物影响分析保护区河段共观察到浮游植物**种,隶属*门**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与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较多,分别为**种和**种,分别占总种数的**.*%和**.*%;蓝藻门(Cyanophyta)**种,占总种数的**.*%;甲藻门(Pyrrophyta)*种,均占总种数的*.*%;其它种类约占种类总数的*.*%。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mg/L。优势种类为硅藻门的针杆藻属(Synedr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直链藻属(Melosir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异极藻属(Gomphonema),绿藻门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栅藻属(Scenedesmus)、水绵藻属(Spirogyra),蓝藻门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颤藻属(Oscillatoria)、席藻属(Phormidium)以及甲藻门的多甲藻属(Peridinium)、挨尔多甲藻(Peridinium elpatiewskyi)等种类;尤其以水绵藻属、直链藻属、颤藻属、多甲藻属占据绝对优势。调查到浮游动物**种,其中原生动物*种,占总数的**.*%;轮虫**种,占总数的**.*%;枝角类*种,占总数的*.*%;桡足类*种,占总数的**.*%。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mg/L。浮游动物种类以轮虫类出现频次最高,其所占比例占**.*%以上,其次为原生动物类,大约在**.*%左右,然后桡足类占 **.*%,枝角类占*.*%。轮虫类、原生动物类构成了各采样点水体浮游动物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各采样点总浮游动物种类**%左右。优势种为原生动物中的针棘匣壳虫(Centronopyxis)、急游虫属(Strombidiidae),轮虫中的疣毛轮虫属(Synchaeta)、晶囊轮虫属(Asplanchna)、镜轮虫属(Testudinella),枝角类中的尖额溞属(Alona)和桡足类中的伪镖水蚤属(Pseudodiaptomus)、跨立小剑水蚤(Microcyclops varicans),这其中又以晶囊轮虫属(Asplanchna)为最多。底栖动物共鉴定出**个分类单元,隶属*门*纲**目**科。其中,节肢动物门种类较多,共有**种,约占总物种数的**.*%;环节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各*种,均占总物种数的*.**%;线虫动物门和扁形动物门各*种,均占总物种数的*.**%。节肢动物门中,蜉蝣目*科*种,襀翅目*科*种,毛翅目*科*种,蜻蜓目*科* 种,鞘翅目*科*种,双翅目*科*种。水生昆虫中的优势类群为蜉蝣目、毛翅目和摇蚊幼虫。有虾蟹类*亚目**种,其中虾类*种,蟹类*种,以日本沼虾、秀丽白虾、粗糙沼虾为优势种。保护区水域洲滩较少,岸线多为悬岩岸线,水位较深。因此,营浅水区栖息的底栖动物生物量较小,尤其是底栖软体动物资源较少。区域共有**种大型水生植物,分属于**科**属,其中: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有*种,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的狐尾藻属(Myriophyllum)*种,金鱼藻科(Ceratophyllaceae)的金鱼藻属(Ceratophyllum)*种,茨藻科(Najadaceae)的茨藻属(Najas)*种,水鳖科(Hydrocharitacea)的黑藻属(Hydrilla)*种、苦草属(Vallisneria)*种、水车前属(Ottelia)* 种、水鳖属(Hydrocharis)*种、水筛属(Blyxa)*种,睡莲科(Nymphaeaceae)凤眼莲属*种,浮萍科(Lemnaceae)的浮萍属(Lemna Linn.)*种、芜萍属(Wolffia Hork. ex Schleid.)*种,天南星科(Araceae)的菖蒲属(Acorus Linn.)*种、水芋属(Calla Linn.)*种,千屈菜科(Lythraceae)的千屈菜属(Lythrum)*种,禾本科(Poaceae)的芦竹属(Arundo)*种、稗属(Echinochloa)*种,莎草科(Cyperaceae)的藨草属(Scirpus)**种,蓼科(Polygonacea)的蓼属(Polygonum Linn)*种,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种,灯心草科(Juncaceae)的灯心草属(Juncus L.)*种,苋科(Amaranthaceae)的虾钳菜属(Alternanthera Forsk)*种,伞形科(Umbelliferae)的水芹菜属(Oenanthe)*种。高等挺水水生植物受水位变化影响大,主要分布在消落区、河汊,在消落区陆生植物常与水生植物交叉出现。高等沉水植物主要以水鳖科的黑叶轮藻与苦草为主,眼子菜科和金鱼藻科次之。水生植物不但是草食性鱼类饵料,也是鱼类产卵的卵粘基质,对鱼类产卵繁殖十分重要。通过前面章节的计算分析和常规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分析,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对论证河段资江枯水期水环境影响较小,对保护河段内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及水生植物的影响可接受。(三)对资江行洪影响分析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出水排入资江,排水量为*.*****m*/s,资江枯水期流量为**m*/s,占比*.******%。资江丰水期一般为*月~*月,枯水期一般为**月~*月,其他月份为平水期。建设项目厂内污水处理系统出水通过自流排入资江,采用***mm专管地下接出,排口为岸边式,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少,不需资江岸边建设大型入河排污口工程设施,排污口设置及废水排放不影响资江河道行洪,不搅动河床。项目排污口现场踏勘调查时间为****年*月,属于资江丰水期,岸边可清晰看到排污管道入资江出口,该出口与地面污水处理系统总排口高差约为*m,资江河水不会对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形成负压倒灌。经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对资江行洪影响较小,也不会出现洪水倒灌现象,排污口高差设置合理。(四)对水生态影响分析*. 对水生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尾水排放进入资江,导致水体营养物质增加,耗氧量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氧含量下降;排水口附近局部区域氨氮、总氮、总磷较高,将对鱼类等水生生物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由于河水自身的稀释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迅速稀释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范围内。因此运营期正常排放时,尾水排放对资江鱼类区系组成的直接影响有限。*. 对水生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分析运营期尾水排放将导致氮磷增加,富营养化风险增加。排污口附近浮游生物、底栖动物耐污性种类比例升高,寡污性种类减少或消失,种群结构发生改变。尾水排放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饵料基础产生的间接影响,浮游生物的增加将导致滤食性种类比例升高,而杂食性、草食性鱼类的比例将下降。由于尾水排放量占资江径流量的比例很小,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迅速稀释至河流污染物本底值附近,影响范围主要是排水口附近水域。因此,运营期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废水排放量为*.*****m*/s,排口采用暗管、地下接出,岸边式,资江枯水期流量为** m*/s,项目排水占资江枯水期流量*.******%,项目排水对资江水文情势的影响很小。根据资料收集上游在建犬木塘水库建成后对下游河段水文参数会产生影响,木塘水库大坝应根据下游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要求,优化下泄流量调度并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下泄水量应满足下游生态流量要求,以不影响下游水生生物、水质保护目标为前提。(五)对地下水影响分析本项目论证河段影响范围内不存在使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大型用水户,本项目不开采地下水,同时也无注入地下水,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因此也不会导致因水位的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同时,本项目污水专管输送,专管和处理设施均做好硬化、防渗处理,有效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中,做到污水不下渗,因此本项目污染地下水的可能途径较少。资江地表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上游支流以及河道两侧地下水泄流补给其补给量受季节、时空分布影响较大,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位相差悬殊。当河床处于丰水期,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当处于枯水期,地表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两者水量存在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水质的相互影响。本项目运行采取严格的防渗漏措施且污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轻微。但是需定期对场内污水处理站出水流量及入河流量进行监测对比,密切关注水量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发生管道渗漏情况,如出现流量减少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六)对下游饮用水源取水口的影响分析经调查,本项目入河排污口距下游最近的饮用水源取水口资江球溪取水口约**.*km,根据排污口上下游常规监测断面的例行监测数据,在正常排放情况下,处理后达标排放的污水,混合后水质已经接近本底值,本项目污水不涉及持久性污染物和重金属类污染物,经**.*km的衰减后,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对下游资江球溪取水口影响较小。(七)对第三者权益分析本项目下游岸边沿线主要为旱作农作物和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根据分析,本项目正常排放的水质能够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中水作、旱作和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标准,且本项目所排废水不会不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根据上下游常规监测数据,废水汇入资江后资江浓度水质污染物浓度值基本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II 类标准限值要求,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各类农作物标准,故项目不会对周边农业用水产生不利影响。二、保护措施(一)水资源保护措施*.工程措施*.* 大力发展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广信科技园)应进一步提高白水回用率。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水,处理达标后可作为厂内直流冷却水或燃料煤仓库地面冲洗水使用,积极推进******(广信科技园)再生水设施建设,加大中水回用。*.*强化保护水资源意识和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厂职工节水意识,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形成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企业风尚。*.*加强水环境监测,对尾水水质实时监测和监督,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管理,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优化污水处理工艺。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外排废水量,增加回用去向。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新型污水污泥处理工艺,通过引进国外新科技,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研究,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管理措施*.*强化排污口监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强化项目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的运维管理,避免废水事故排放。*.*建立和完善水质保护规章制度建立水质保护管理措施,并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水质保护管理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保障各项水质保护规章制度有效实施。*.*加强宣传教育采用媒体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和挂宣传横幅等方式,定期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采取风险应急措施,编制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将本排污口纳入新邵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中,在排污口处设置应急救援联系电话。(二)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求*. 入河排污口标识牌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竖立明显的建筑物标识碑,实行排污口的立标管理,标明水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及浓度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及监督单位等内容。入河排污口口门处标志碑为钢筋水泥浇筑,正反两面为铝塑板,其中背面标明水污染物限制排放总量及浓度情况,明确责任主体及监督单位等内容。标志牌设置应距入河排污口较近处,可根据情况分别选择设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标志牌,并能长久保留。排污口类型:按《入河(海)排污口命名与编码规则(HJ ****—****)》中排污口分类的一级分类填写。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属于第(一)类“工业排污口”,类型代码为“GY”。排污口名称:企事业单位作为责任主体的入河(海)排污口,按照“行政区信息+企事业单位名称+入河(海) 排污口类型”的规则命名。 行政区信息应包含地级市和县级行政区名称。企事业单位名称应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应的名称为准,企事业单位名称中包含行政区信息的,命名时不予重复体现。因此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命名为:邵阳市******(广信科技园)入河排污口,排污口编码为:FF**********GY**。*. 入河排污口监测入河排污口调查与监测,是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护水资源,保障饮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实施水功能区管理,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入河排污口的调查和监测是掌握入河排污口设置及排污基本情况,为入河排污口的整治与新建、改建和扩大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工作提供基本依据,是排污控制、水功能区管理、水资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本项目设置废水自动监测系统,在总排口处对出水流量、pH值、CODcr实施实时监测,在线监测系统机房设专人**h值守,废水在线监测系统通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验收,并完成联网。当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时,系统会发出报警,值班人员可及时做出应急处置,避免事故废水排入资江。项目废水总排口处手工采样点可行、便利,废水出口处水平面呈梯形,断面呈矩形,测流段水流平直、稳定、有一定水位高度。*. 档案建设建设单位应建立排污口档案,档案真实、完整和规范。排污口文件材料、影像资料等的形成与积累、整理、归档及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等其他要求参照HJ/T *.*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a)排污口基本信息资料;b)排污口设置审批相关文件(包括申请文件或登记表、同意或不予同意设置决定书、管理部门 盖章的证明文件、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等);c)排污口监督检查资料;d)排污口监测资料;e)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其他要求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应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入河排污口应设置在设计洪水淹没线之上;*)入河排污口不得设暗管通入河道或湖库底部,如特殊情况需要设管道的,必须留出观测窗口,以便于采样和监督;*)凡含有有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和热污染的入河排污口,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项目排污口建设时应考虑水力消能装置,防止对河岸的冲刷。(三)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定期向县级或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如实报送上一年度入河排污口有关情况的报表。县级或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每年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对排污口开展监督性检查和年审工作,不定期组织排污口第三方监督性监测,并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排水水质、水量及污染物排放状况的统计报表。(四)开展排污口设置竣工验收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应尽快向主管部门申请验收,经验收合格后的入河排污口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内容应包括:污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齐全;入河排污口已按行政许可决定的要求建成,污水排放符合行政许可决定中提出的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有削减要求或削减承诺的,有关措施和承诺已经落实;污水处理设施水质水量监测设备、监测频次、报送信息方式等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有完善的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有关水资源保护措施全面落实等。(五)企业现有入河排污口建设情况根据《邵阳市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清单(第一、第二批)》及《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HJ ****-****)》要求,本排污口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完善相关手续,完成审批登记;(*)需设置规范的排污口档案。整改建议:(*)办理审批登记手续,目前正在办理;(*)设置规范的排污口档案。三、专家评审结论专家评审结论:《论证报告》编制基本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内容较全面,论证等级、论证规模确定合理,《论证报告》经修改完善后,可作为入河排污口设置的技术依据。邵阳市生态环境局新邵分局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