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泗县:人大代表提建议 修复道路促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这条路来往行走的村民很多,但是开车蹦蹦跳跳,雨天积水遍地,晴天还要穿雨靴,实在影响大家的出行,希望政府能修一下。”近期,有村民反映,贯穿泗县虹城街道张乔村、白庙村两公里长的孟陈路,经过多年车轧水毁,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一直是村里的“痛心病”,也是村民眼里的“烦心路”。
虹城街道成立后,泗县城区规模已经向北拓展至屏山脚下,较之原“北部新城”的规划更加宏大,加上高速出口、火车站和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的建设,虹城街道北部三个行政村,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可观。但是,白庙村、陈刘村、张乔村的基础建设不到位,道路、人居环境,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要求,也不能满足城乡融合发展、集聚新兴产业的需要。
虹城街道人大工委了解情况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现场,实地查看了解道路损毁情况,现场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泗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以虹城街道代表团的名义提出了《关于高标准规划建设泗县“城市后花园”的建议》,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建议尽快修复孟陈路损毁路段,满足群众需求。
县政府对这一建议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由虹城街道主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局、财政局等多家单位协办。多家单位紧密合作,排除各种困难,完成立项、筹措资金、依法招标等各种程序,于今年*月底进场施工。为确保施工顺利完工,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组成工作小组,既全程参与监督施工质量,又及时走访了解群众意见建议,向责任部门反馈,形成“政府负责、村级协助、代表监督”的工作模式,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对遇到可能影响施工的矛盾纠纷,组织代表及乡贤五老及早介入,化解矛盾,修成人民群众的“满意路”。
农村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是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硬件之一。今后,虹城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助推各项惠民工程落地见效,不断“回头看”“问进度”“提建议”,履行好代表职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