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临泉县:从牛产业到产业“牛”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子有千条万条,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多方资源、致力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见效,就是连着民心的富裕路、通往春天振兴路。临泉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皖北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等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农业强县”发展战略,围绕肉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皖北高端肉牛养殖精深加工基地和华东地区牛羊交易中心,持续完善肉牛产业链条,走出一条从牛产业到产业“牛”的乡村振兴路子。多重保障激发“牛活力”为进一步激发肉牛产业活力,临泉县立足良好基础和资源禀赋,全面加强服务保障,推动肉牛产业发展走在前、作示范,努力抢占发展新赛道。为加强组织保障,临泉县成立了“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计划工作专班,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统筹协调职能部门推进政策制定、重大事项研究、工作督导落实;成立“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计划专家委员会,提供重大决策、举措、规划编制、技术咨询服务;建立健全肉牛养殖重点乡镇(街道)、重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清单和包保责任制度、技术服务制度、定期调度考评制度,系统推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保障。临泉县制定了“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提出了具体措施。出台支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条政策,对用地保障、标准化规模养殖、屠宰加工项目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突出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引导各类资金、资源向肉牛产业汇集。肉牛产业资金需求量较大,需要强有力的财政和金融保障。临泉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撬动作用,健全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分层次、差异化支持肉牛经营主体发展。利用市绿色食品产业实体基金,支持肉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产业链开发。建立财政、银行、担保、保险、基金“五位一体”协同支牧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创新肉牛专属信贷产品。县财政每年单列****万元肉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带头落实皖吉农担跨省交易“牛票”,发放肉牛“活体贷”***笔****万元。联农惠农壮大“牛规模”临泉县充分发挥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饲草饲料供给保障提升行动,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强化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供给能力,建立“肉牛企业+饲草公司+农户”合作机制,推进饲草饲料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健全秸秆和饲草收储、加工、流通、配送体系,年加工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余万吨,饲料化利用率达**%以上,有效促进了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壮大肉牛产业,走规模化路径是当然选择。临泉县大力实施规模养殖体系构建行动,按照“龙头带动、小区推进、集中饲养”等试点,组建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突出降成本、降风险、降污染,带动群众扩大养殖规模,让肉牛产业各方利益联结,大大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临泉县还建立了“*+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N”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个万头规模养殖小区、**个千头规模养殖小区、N个百头规模养殖场)。目前,全县已建设**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构建起“链主企业+养殖小区+农户+市场”的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户“拎包入住”,有效解决养殖用地难、建场成本高、肉牛销售难等问题。****年,临泉县获评安徽省养殖(肉牛)**强县。全县肉牛饲养量**.**万头,肉牛饲养量位居全省首位。为避免走规模上污染加重的老路,临泉县在肉牛产业发展中,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着力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的模式,实现县域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目标,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以上。三产融合延伸“牛链条”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在有效创造价值的同时降低供应成本,这就要求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临泉县坚持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培育完整的肉牛产业链条。大力实施肉牛屠宰加工能力提升行动,加快推进“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发展模式,引进浙农合集团、中农吉牧等龙头企业,宝临食品、绿帝食品、巨广食品等一批企业获评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实现“运活畜”向“运鲜肉”转变。同时,临泉县大力发展皮革产业,在鲖城镇建立皮革产业园,推进皮革加工产业集群式发展,皮革产业年产值达**亿元。****年,获评全国肉牛肉羊全产业链典型县。肉牛全产业链产值**亿元。临泉县还积极拓展肉牛市场,着力提高牛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致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牛肉产品。建成华东地区最大活体牛交易市场,年交易肉牛*万多头,营收突破**亿元。建成**万吨级肉类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中心,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获评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设立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区域性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包括牛肉系列产品在内的临泉优质农产品有了专业的销售平台。利用电商平台、“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方式,持续拓宽销售渠道。****年,临泉县获评全国第二批“***平台”产业帮扶示范县,肉牛产品“上线进城”销售额超*亿元。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临泉县致力做大做强“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挖掘推广临泉“牛肉汤”“牛肉面”“牛肉水饺”等特色小吃,叫响“临泉名小吃”品牌,打造一批中原牧场特色直营店,临泉“中原牧场”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积极组织肉牛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等展会,临泉牛肉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提升“牛效益”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加持,肉牛产业也不例外。临泉县不断提升科技在肉牛产业中的地位,积极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产业生态,不断提升肉牛产业综合效益。深化院校合作是临泉县提升肉牛产业科技含量的重要内容,与安徽科技学院共建国家级牛羊科技小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农大等合作推广肉牛产业“四新”技术,开展技术攻关,获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规模养殖类),会同安农大成功举办安徽首届牛羊文化节。良种繁育关乎肉牛产量和牛肉品质,关乎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临泉县积极实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行动,支持推广优质肉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和定向培育,致力推进品种改良、优化品种结构,提升肉牛市场竞争力。建成中原牧场牛羊基因库暨安徽省家畜基因库(临泉分中心),加强“皖北黄牛”优种资源保护利用,引进利木赞、夏洛莱等优良品种,全县肉牛良种覆盖率达**%。临泉县还大力培育肉牛产业专业人才,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引进沈其荣院士建立有机肥试验站。持续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中国科学院,实现肉牛规模养殖企业技术指导全覆盖。开展“科技特派员(团)+企业+基地+合作社”服务模式,组织***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持续加大对肉牛养殖户培训力度,培育更多“牛专家”,全县肉牛产业从业人员超*万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位居全市第*位、全省第*位。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临泉县紧紧抓住肉牛产业这个“牛鼻子”,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肉牛产业振兴作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全力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牛产业更“牛”,让“产业牛”更壮,奋力书写高质高效农业强省的临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