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非遗进校园 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更换浏览器进行重试近期,我市启动了非遗进校园文明实践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各个学校展示非遗技艺,带动孩子们一起学习非遗技艺,在传承和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在高平七中非遗展览馆内,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一一亮相。高平泥塑、面塑、剪纸、戏曲、刺绣、灯笼、木雕等多项非遗作品,匠心独运,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们一一介绍了非遗作品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  国家级非遗项目“高平绣活”代表性传承人赵翠林,与孩子们分享了她学习高平绣活的成长经历,她说:“我与‘高平绣活’结缘已有**年,高平绣活是北方硬质绣,以前以实用品居多,在针脚、针法上非常细腻、结实耐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事事如意》作品。”  高平七中学生明子墨说:“我们学校开设了剪纸、茶艺、中医等社团,在社团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从现在做起,我会更加关注非遗、传承非遗。”  在高平八中,每周日的校园一改往日的寂静,充满了欢声笑语。民间踩高跷非遗传承人王太平来到学校,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踩高跷,感受高平浓郁的民俗风采和地域文化特色。  王太平一边为学生们绑高跷腿,一边为孩子们讲解高跷的历史渊源,以及踩高跷的技巧。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不时提问,有趣的户外非遗课堂热闹非凡。学起踩高跷,孩子们先是扶着双杠慢慢摸索,在掌握了平衡后,孩子们可以踩着高跷,独立行走。  “神农中庙高跷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观赏性强。大家踩高跷时,胳膊要甩起来,头要抬起来,看远方。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平衡,通过踩小碎步,腿用力,大胆往前走。”王太平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  潜移默化地学习、交流、互动,让孩子们渐渐了解了高跷非遗文化,并掌握了踩高跷技艺。“踩高跷真的是太有趣了,经过两节课的学习,现在我已经能踩着高跷大步行走了。”二年级学生李秦卫开心地说。  据了解,今年我市非遗进校园文明实践活动主要以绣活、剪纸、彩灯、面塑、九莲灯、高跷为主要形式,分别开设社团课程,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授非遗技艺。活动旨在让全市中小学生认识非遗技艺,学习非遗技艺,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化、利用中来,让非遗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李金莎?郭少宇)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xwzx_***/jcdt_***/******/t********_*******.s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