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安康:以绿为笔 绘就最美生态底色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个城市的底色,决定了这个城市的高度和厚度,也决定了这个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品质。位于秦巴腹地的安康,以什么样的底色来提升城市的质量。  面对这张“考卷”,安康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通过持续扩绿增美、护绿增质、活绿增效,厚植生态文明底色、提升绿色经济产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扩绿增美 生态“颜值”不断提升  日前,随着旬阳电站的下闸蓄水,汉江安康城区段围水成湖,在秋日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荡漾着醉人的秋色。如今,漫步在汉江畔,蓝天白云下,看到的是一幅幅令人心醉的生态画卷:汉江江水翻涌,两岸草木葱茏、绿树环绕,沿岸打造的一系列精品游园,仿佛让人步入“生态画廊”,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现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城市靓丽底色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生态密码”?近年来,安康市聚焦城镇周边、江河沿岸、景区周围等重点部位,全力实施中心城区绿化、山体水系绿化和道路绿化工程,努力提升重点部位的绿化覆盖率和改善景观视觉效果。同时,围绕“湖城一体”,突出一江两岸、城区周边,先后启动实施安康湖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和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重点区域绿化、“三区两带”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等营造林重点项目,着力推动重点区域绿化由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努力提升城市的生态“颜值”和“气质”。今年以来,全市突出重点区域绿化,持续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相景观,着力培育绿化精品示范点,累计完成营造林**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个。  近年来,安康市坚持科学开展国土绿化,不断厚植林草生态底色,推进全市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一定成效。当前,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安康林草事业处在“扩容增量”向“全面提质”方向的转型时期。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对全市林草工作提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先行区’的战略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将一体化推进增绿、护绿、活绿,厚植安康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护绿增质 生态理念不断深入  “过去植树,光栽不护,群众对山林资源保护的意识也不强、基础也比较薄弱。”镇坪县曙坪镇党委书记、镇级林长刘鹏说,实施林长制以后,当地群众增强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发现问题就会主动反映、立即制止,现在保护好了山林资源,吸引了更多人来曙坪度假康养,让当地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如今曙坪的绿水青山,不仅仅是展示全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张“绿名片”,更成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曙坪镇的变化只是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一个缩影。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安康建立了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理顺了各级林长制责任区域,明确了市级林长以县为单位、县级林长以镇为单位、镇级林长以行政村为单位、村级林长以山头为单位的管理机制,将全市****名林长的责任落实到了每个山头地块、每片森林。同时,建立完善了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生态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管理架构,按照统一巡护职责、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考核奖惩要求进行规范,并明确了全市*****名生态护林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区域,真正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有力解决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不实、力度不够的问题,也守住了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随着“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林长+林草重点工作”“三单两函”等林长制配套制度的不断出台和完善,全市林长履职更加规范,护绿效能不断提升,形成了各级林长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林草治理新格局。同时,通过宣传教育、设定奖励机制、制定地方性法规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了多方合作和参与的机制,不仅增强了公众对林草资源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还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爱林护绿已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活绿增效 生态红利不断释放  安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非绿水青山莫属。安康汇聚了森林、草甸、湿地等自然景观,怎样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今年来,安康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坚持“青山绿水”富民模式,实施绿色产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林上采、林下种、林中养、林缘游”立体复合模式,加快实施林业产业经济倍增计划,培育壮大林业特色产业,全市发展经济林总面积达***万亩、林下种植达***余万亩、林下养殖达****万头(只、箱),初步形成了汉滨油茶、旬阳拐枣、平利生漆、镇坪黄连等一批林业特色产业体系,实现林业产值达**亿元。同时,全市依托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推进生态+文旅、农旅、体旅融合发展,先后策划实施春夏季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活动**项,并组织发布两条春夏季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今年全市森林康养业接待游客达***余万人次,实现森林旅游收入****余万元,更多群众从中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让绿水青山不断释放生态红利,近年来,安康市林业局先后通过搭建林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等方式,推进林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实现生态价值转换,做大做强金山银山的“价值”。全市抢抓陕西省支持陕南三市打造千亿级、千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基地的机遇,先后策划包装了秦岭中段(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东西部大巴山北麓和汉江谷地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秦巴山区汉江丹江流域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等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省支持,目前争取到位资金*.*亿元,宁陕、平利、旬阳*个国家储备林项目获得批准实施,并组织开展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和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厚植“绿色家底”,逐渐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林深水美的安康,通过发展“山林经济”这一路径,打通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通道,探索形成了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发展新路。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如今,俯瞰安康生态版图,万里晴空下,林木丛生、百草丰茂,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绿色已成为安康高质量发展的最靓丽底色。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s://***.******.***.cn/Content-*******.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