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文明乡风遍吹兴安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文明乡风遍吹兴安我市坚持“四聚焦四促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实际,秉持“抓常、抓长、抓细”原则,以加强农村(林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主题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四聚焦四促进”工作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推动乡风民风实起来。 聚焦乡村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升 大力推动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增强乡村文化的时代感和生命力、感染力,树立文明新风尚。 突出专项整治。以“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行动、“高额彩礼整治”等为工作重点,采取宣传发动、警示示范等形式,引导新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次,整治封建迷信陋习活动***场(次)。 突出典型选树。紧抓“一约四会一榜”,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个。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等“四会”作用,通过“群众说、大家评、榜上亮”的形式,评选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定期发布上榜情况,以“榜”塑人心、立规矩、促善治。 突出宣传引导。通过伊春日报等传统媒体及时刊发“除陋习、树新风”宣传报道**篇,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移风易俗树新风”专栏,通过公众号、视频号专栏择优刊发**篇,发布短视频**个。建设乡风文明一条街**处,依托LED电子屏、文化墙等阵地载体,引领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聚焦文明实践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 扎实推动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不断夯实乡风文明工作根基。 强化规范建设。制定《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市*个文明实践中心达到示范型建设标准,***个实践中心、所、站达到规范型建设标准,文明实践阵地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强化项目培育。建立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等***余支志愿服务队,精心设计打造一系列普惠性、特惠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个。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制度,打造“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系统,让爱心循环传递。 强化活动育人。开展“移风易俗破陋习,文明新风润人心”“抵制高额彩礼”等主题宣讲活动***场次,以谈话形式开展面对面宣讲**场,参与群众****余人次。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效 提供形式多样、深受农民喜爱的文化产品,全面提升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程度。 注重阵地完善。以文化活动广场(室)、文化墙“一场一墙”为平台,强化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修缮和新建**个农家书屋、**个文化活动室、**个文化广场、***面文化墙,创新打造**处“森林书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林场延伸,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个,已实现全面覆盖。 注重队伍打造。组建“蒲公英文艺小分队”“红色轻骑兵小分队”等***余支队伍。组织开展“城镇、乡村文化带头人”等培训活动,深入各县(区)进行艺术辅导。 注重文化供给。结合政策宣传、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文化三下乡”等活动***余场次,服务广大基层群众上万人次。以“我们的节日”等载体,采取“主题活动+系列活动”的形式,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艺展演活动,开展“百姓村晚”等文化文艺活动***场次,惠及群众**.*万余人次。 聚焦特色品牌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速 结合地方实际,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厚植人文底蕴助力乡村林场全面振兴。 抓好统筹谋划。****年以来,结合我市实际开展“一街一品”建设活动,打造独具伊春特色的农村(林场)精神文明品牌,助力文明乡风培育、乡愁记忆构建,赋能乡村林场“双振兴”。 抓好因地施策。针对我市南、北、中地域特点,打造叫得响、立得住、影响大的“森林学坊”“‘友爱友好’来敲门”等文明实践品牌**个,“南岔红地盘”“铁力北星”等乡风文明品牌**个,“骊都之夏”“月牙湖之夏”文化活动品牌**个。 抓好品牌塑村。以“德、礼”等乡村传统文化等元素为重点,提炼总结系列文明品牌,在农村示范村镇(林场)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主题活动中打造示范村镇(林场)**个,打造“鱼米之乡”雪水温村、“孝道文化”建设村等特色村镇**个。 新时代新气象,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我市将持续加强农村(林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涵养良好社会风尚,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乡村环境靓起来,居民生活好起来,不断激发乡村林场“双振兴”内生动力。(市文明办供稿)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