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鹤城乡:“党建+”赋能产业发展促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    今年以来,鹤城乡坚持“党建+”,以人才为依托,以实训为抓手,以产业为基础,充分激发乡村两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村级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截至*月底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约**万元,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党建+人才,激发干劲强引擎。组建产业振兴专家服务站(队)*支,充分发挥金融村官、驻村工作队、农技人员的岗位优势和作用,深入一线指导村级产业发展和农户种养殖技术,提供金融“活水”近千万元。召开全乡集体经济发展谋划部署会议*次,指导各村理清发展思路、研究产业方向、明确年度目标,修订完善《鹤城乡****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鹤城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考核办法》,与村党组织签订责任书*份,协助各村谋划产业发展项目*个。加强考评力度,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每月村干部积分制考核和村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每季度开展一次以集体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村书记月“比拼”活动,全乡上下抓集体经济发展氛围浓厚、干劲十足。
党建+实训,以学促干提实效。主动“走出去”,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余人次赴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好的先进地区学习借鉴经验。坚持“请进来”,邀请林业、茶叶、畜牧等部门专家“上山下地”指导产业发展**次,邀请黄山学院对口专业教授作为特聘技术顾问。坚持以学促干,举办全乡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期,重点围绕乡村旅游发展、闲置资产经营、种养殖等产业发展模式开展培训,受训人员达***余人次。发动“集体议”,组织村两委干部通过远程电教学习成功经验、拓宽发展思路,围绕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谈感受、明目标、讲措施。结合党委会开进村、支委会开进组、户主会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余条,渔塘村苞芦松厂、新安源村古林公园民宿等*个集体经济项目顺利实施。
党建+产业,挖掘资源增动能。“稳存量”,通过加强有机茶、泉水鱼、石蛙、油茶林等传统种养殖项目管护,盘活闲置集体资产,村集体经济增收近***万元,带动村民务工收入**余万元。“拓增量”,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樟田村实施撂荒地整治,流转***余亩土地实施黑玉米套种黄精、丹参,左右龙村将集体经济发展与为民服务相结合,安装山地运输轨道,解决农产品“下山难”问题,用余村箬叶资源充足,改造提升闲置茶厂实施箬叶加工项目。“开新篇”,依托新安江源头第一乡禀赋资源,将古村落、瀑布群、古林公园等串点成线,建设提升观景台、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打造网红“打卡点”*处,发展民宿、农家乐**家,今年以来共接待省内外各类户外、摄影团队****余人次,产业发展的面更广、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