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苏州市住建局-国际减灾日 | 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月**日 是第**个国际减灾日 主题为 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月**日,市减灾办在百花洲公园古胥门广场组织开展苏州市“**·**”国际减灾日广场宣传活动,市应急局、市住建局(地震局)、市水务局、市红十字会、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局,姑苏区有关单位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市住建局(地震局)工作人员 向市民展示地震流动观测仪 讲解地震监测技术 发放防震减灾法图解、应急避险手册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方法           防灾减灾,关键在“防”,重点在“减”。我们不禁思考,如何将这些防灾减灾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城市和建筑更加安全、更有韧性?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许多抗震性能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也展示了现代建筑技术在抗震方面的巨大进步。例如,近期备受瞩目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许多场景原型,便是取材于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抗震特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在现实中也成为了吸引大批游客的热门景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 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抗震建筑       一、古代抗震建筑*.应县木塔     位置与年代:位于山西省应县,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年),距今已有***余年历史。     应县木塔       特点:塔高**.*米,基底直径**米,平面呈八角形,外看为五层,实则九层(含四个暗层)。全塔上下有**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斗拱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其结构采用多层木框架,节点处使用消能作用极强的铆榫结合,整体柔性强,经历了无数次暴风骤雨和*次大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屹立不倒。     斗拱基本构造     *.悬空寺     位置与年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东南郊恒山脚下,嵌在悬崖峭壁上,始建于北魏后期,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年)建成。     悬空寺       特点: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米,楼阁殿宇**间。全寺初看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性。仅在近**余年间附近就发生过两次*级左右的地震,悬空寺至今依然挺立就验证了其优秀的抗震性能。     悬空寺游戏原画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建筑也运用了减隔震技术。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位置与年代: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公元***—***年),重建于辽统和二年(公元***年)。     独乐寺观音阁       特点:这座建筑的特色是中空,四周设两层围廊。台基为石建,低矮且前附月台。平面为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厢斗底槽”式样。柱子仅端部有卷杀,并有侧脚。上、下层柱的交接采用叉柱造的构造方式。由于上层和夹层的檐柱收进约半个柱径,在外观上形成稳定感。位于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坐楼板以下的夹层,在柱间施以斜撑,加强了结构的刚度。观音阁先后经历了**次地震的袭击,包括多次强震,如****年三河—平谷*级地震和****年唐山*.*级地震,但建筑整体安然无恙,展现了极强的抗震性能。     观音阁斗拱结构     *.西安小雁塔     位置与年代: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公元***—***年)。     特点:小雁塔在近****年的岁月中,经受了**余次地震的摧残,虽然塔身有开裂和塔顶塌落的现象,但整体结构依然稳固,这得益于其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和坚固的地基处理。首先小雁塔是下大上小的形状,而这种形状的建筑本身就对地震有着很好的化解和抵消作用。其次,小雁塔的塔砖是由一种名为“沉积泥”的泥土烧制而成,而这种泥土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腻、粘性大,所以由它烧制而成的砖会非常坚硬,这就保证了小雁塔本身的坚固性。另外,小雁塔的地基不是常见的柱状形地基,而是一个直径为**米的半球形夯土地基。而这个半球形的地基和小雁塔组合到一起,就如同一个不倒翁一样,可以在晃动的过程中,抵消地震传来的力量。     小雁塔宏观图    二、现代抗震建筑*.港珠澳大桥     位置与概况: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总长约**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减隔震结构图       特点:在建设中应用了减隔震技术,将隔震层设置在桥墩顶部,即大桥桥墩与桥梁连接之间。当地震来临时,桥墩和桥梁之间是柔软的,产生的地震的惯性力大概只有原来的*/*—*/*,有效减少了地震对桥梁的冲击力,使大桥的抗震性能显著提升。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位置与概况: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特点:航站楼采用了层间隔震技术,在负一层的柱子顶端设置了隔震装置,有效减少了地震对机场的影响。同时,机场还达到了所在区域的抗震设防标准,按*度设防。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平面图及剖面图       综上所述,中国的抗震建筑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抗震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抗震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