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智汇自然资源(2) |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召开“探寻唐家古镇历史建筑之美”沙龙分享...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编者按 为丰富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业余生活,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珠海市自然资源局谋划开展“智汇自然资源”主题系列沙龙活动,旨在通过互动与交流,促进自然资源不同领域的知识共享与学术交流,激发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与灵感,提升市自然资源系统个人能力与素养,提升自然资源干部队伍凝聚力与协作能力。 近日,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了“探寻唐家古镇历史建筑之美”主题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广州及澳门高校专家,采用现场调研及分享会的形式,以全局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对唐家古镇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及保护活化利用进行分享和探讨。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蒋道平参加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现场调研唐家湾乡思馆、瑞芝唐公祠、望慈山房、唐家三庙等代表性建筑,通过参观岭南建筑元素: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两塑(陶塑、灰塑)、一彩(彩绘)及精美的壁画作品、柱础样式等,详细了解古建筑的建筑艺术、建筑形制和制作工艺等。图片附件 现场调研结束后,于香山悦书斋(巨川唐公祠)开展沙龙分享活动,由三位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介绍对珠海历史建筑的深刻见解及活化利用经验。图片附件图片附件 林佳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林教授以《珠海历史建筑修缮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为题,从浅析岭南传统建筑的形制特征出发,深入分析了珠海市历史建筑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同时针对唐家湾古镇的历史建筑,深入剖析了其历史价值、建筑形制及制作工艺。 禤文昊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禤教授以《深读侨镇空间,精研价值特色,赋能传承发展》为题,对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价值特色挖掘和活化利用愿景进行了分享,具体以珠海唐家湾镇和开平赤坎古镇为例,从一个侨乡的历史沿革、建筑艺术、传统习俗等多个维度,细致解读侨镇的价值特色,同时,结合珠海的历史文化价值特色,探讨如何赋能传承发展,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郑剑艺 澳门科技大学副教授 郑教授以《珠海市历史建筑宝臣唐公祠的修复》为题,分享了澳门科技大学团队在文化遗产研究和修复工作方面的优秀做法,同时聚焦团队对唐家湾古镇内的历史建筑“宝臣唐公祠”修复工作,详细介绍了公祠类历史建筑修复的工作路径和方法,为后续珠海市历史建筑修复与保护活化提供了参考典范。 分享结束后,活动现场人员就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与诸位专家学者、受邀部门同志共同探讨,气氛十分活跃。通过思想交流与碰撞,加深了干部职工对历史建筑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增强对于历史资源保护意识,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业务能力。图片附件 蒋道平指出,要带动广大市民群众,通过充分感受珠海历史文化资源的魅力,认识到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要通过加强以用促保,持续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同时,通过开展沙龙分享,促进了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优势互补,激发工作热情。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沙龙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局职工专业能力水平,增强机关凝聚力。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徐留根、田金林、四级调研员陶红英及各相关科室、分局、局属单位相关人员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