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地灾“零伤亡”我市安全平稳度汛点击数:23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汛期以来,我市先后经历*轮区域性强降雨和**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实抓细地质灾害防范各项措施,成功应对极端天气过程,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压紧压实末端责任。更新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三单一书”,落实五级包保责任制,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落实***名科级干部为防灾责任人、***名村社干部为监测责任人、***名群测群防群众为专职监测员,推动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动态排查整治隐患。按照“坡到头、沟到顶”的原则,紧盯风险系数大、人员集中度高、隐患问题突出的重点点位,开展“群专结合”隐患风险动态排查,先后组织开展了*轮全域排查和中高考、每轮强降雨局部排查,分行业建立隐患和问题台账、整改台账,纳入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共计***处,涉及群众****户****人生命财产安全,其中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处,逐点落实防范措施。着力强化监测预警。坚持气象引领,强化分级预警和短临预警,立足极端情况,突出抓好短时强降雨、局地点状暴雨、夜雨等特殊天气防范,加强会商研判,召开调度会**次。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提示单**份。强化信息高效传递,全面畅通基层信息直达通道,动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次**.*万条,其中黄色等级预警**次,加强对基层“点对点”跟踪确认和抽查调度,确保预警信息即时“喊醒”受威胁人员。果断提前转移避让。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处置的决断权,完善组织指挥机制,强化“*人*屋”临灾指挥处置机制运用,落实老幼孤寡残“一对一”帮扶,印发《泸州市地质灾害避险转移闭环管理工作指南(试行)》,落实预警响应闭环。今年以来,组织提前转移避让****人,实现成功避险*起,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员伤亡。不断提升能力建设。升级泸州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三维实景系统,整合应急救援功能,接入气象数据,实现数据集成、统计指挥、预警响应闭环管理,提升防灾效率和水平;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累计开展宣传****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构建全民主动防灾的良好氛围。将预警响应与实战演练结合,实行“有雨则战、无雨则演”,累计开展应急演练***场次,提高基层干部群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徐学梅、何波)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