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穿越时空 薪火相传——建安书院开户活动侧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建安书院落成开户。 在建安书院内,来自建瓯市第一小学的学生在认真 聆听老师讲解朱子文化。 **月**日,在朱子诞辰***周年之际,建安书院在历史的尘埃中焕发新生。
这座古老的学府位于宋代原址上,闹市中的一抹静谧,古韵盎然,青砖黛瓦,在朴素中透露着庄重,在简约里蕴含着深邃哲思。建安书院,这颗在理学星空下重放光彩的明星,以其崭新的姿态照亮建瓯。
“庆元党禁”之后,朱子学说曾遭受重创。当时建宁府知府王埜是朱熹再传弟子真德秀的学生。作为理学家,他向宋理宗呼吁恢复朱子祭祀。
为了重树党禁以来被打压的朱子理学的影响力,宋理宗接受王埜的建议,命其在建宁府城(今建瓯)公开表彰和传颂乡贤朱熹和真德秀等人功绩,建设一所具有祭祀、藏书、讲学等功能的书院。嘉熙二年(****),书院建成后,宋理宗以建瓯的老地名“建安”赐额“建安书院”。
作为首所官办的朱子理学传承之地,建安书院承担了刊刻朱子及真德秀著作的重任。**载辛勤耕耘,书院搜集、整理、刊刻朱子文献,终成《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重要典籍,成为现今流传于世的《朱子全书》的核心内容,是最早、最完整、最权威的朱子文集,为抢救保存朱子著作、发祥弘扬朱子理学作出重要贡献。
“建安书院作为朱子理学的重要传承地,其学术活动与《朱子全书》的编纂和传播密不可分。书院通过讲学、藏书、研究等方式,不断推动朱子理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同时,《朱子全书》的编纂也为建安书院的学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重要的参考。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朱子理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考亭书院山长、建安书院山长朱杰人作为《朱子全书》的主要编撰人员,对建安书院保存的朱子著述印象深刻。
建安书院建成后,广纳四方学子,传播朱子理学,惠及建安、建阳、崇安、浦城等地,先后从书院走出***名进士。南宋理学家叶采、“三杨辅政”的明朝太师杨荣、智斗严嵩的明朝吏部尚书李默等均是建安书院培养出的人才。以建安书院为首,从南宋至清末,建瓯城内出现“一府三庙学”的盛况,造就了崇文重礼、学风鼎盛的建瓯,历史上共培养出一千一百多名进士和*位状元,建瓯也因此跻身为全国**个“千名进士县”之一。
重建后的建安书院占地****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总体布局为三院落,共四栋主体建筑。在开户活动中,建瓯市聘任朱子第**代嫡孙、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为建安书院荣誉山长,朱子第**代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为山长,何俊、陈支平、谢晓东、张品端、方彦寿等*位教授为首聘客座教授。现场嘉宾还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工作站、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研学基地、大武夷研学示范点揭牌。
“如果说,朱子在考亭书院(沧洲精舍)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那么,建安书院就是对考亭学派的第一次有组织梳理、总结。”建安书院山长朱杰人如是说,“建安书院是考亭学派的延续与升华,两者之间,一脉相承,继往开来,互相辉映。”
“建安书院始终致力于传承朱子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以建安书院为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研学、会讲等活动,让建安书院的火种生生不息。”福建省千年建州旅游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叶彤,如是展望。
穿越时空的建安书院,承载着历史的使命,继续照亮朱子理学的道路。近年来,建瓯市委、市政府锚定“千年建州·理学名城”发展定位,启动了规模浩大的建州古城保护活化工程,以修缮修复文公祖庙、五经博士府、建安书院为重点,高标准谋划推进多个古城保护开发项目,着力打造朱子理学遗存集聚地、朱子后裔祖祀地、朱子文化朝圣地,重现“理学圣地”荣光。
建安书院,一颗理学的种子,穿越时空,承载历史,照耀未来。在建瓯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朱子的精神与文化,如建安书院般,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来源:闽北日报 邱冬勇 通讯员 葛悦月 文/摄)查不到的内容图片请点击网址查看http://***.******.***.cn/cms/html/joszf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