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志愿服务常态化 幸福生活再“加码”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下雨骑电瓶车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小心驾驶。”上午*时**分,在舞阳街与虎山路交叉口,“秋北阿姐”陆应仙拦住了一辆正在行驶的电瓶车,督促车主戴上了安全头盔。陆应仙今年**岁,退休前是秋北村妇女主任,退休后,一直在为村里服务。她还记得,秋北村在****年刚刚完成拆迁时,农民“上楼”、城乡融合,农村朝着社区化发展,村里需要安排的事情很多很多。“当时我们还没有规范的组织,大家都是谁有空谁来,响应的人也少,现在好了,参与的人多了,村里有了规范的组织,也丰富了我们的‘夕阳红’生活。”****年年初,秋北村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成立了秋北“阿姐”工作室,最初成立时成员只有**人,陆应仙是响应的第一批志愿者之一。在秋山村、秋北村合并而成的兆丰未来社区,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有商业街,还有****多户人家共计****多口人,需求日益增多,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也让加入的“阿姐”们也越来越多,如今,秋北“阿姐”工作室里共有成员**余人,“阿姐”们的平均年龄**岁,通过积极发动低龄老人作为志愿者,她们活跃在交通劝导、社区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的各个角落,也开始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在康乾街道,像秋北“阿姐”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伍共有**支,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方式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多——“绿动暖芽”科普小讲堂、“爱心管家”访视服务、“e分类”绿色护卫……这些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活动由分散、突击性活动不断向有组织、有规模、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实现志愿服务精准触达。多样化的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和阵地支撑。近年来,康乾街道充分统筹周边人员力量,不断延伸志愿服务触角,健全志愿服务网络。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的学生就是康乾街道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之一,累计领办志愿服务项目*个。在浙工大附属秋山幼儿园,浙工大环境学院研究生刘垚杏拿出手绘的彩色卡片,问道:“除了卖到废品回收站,图片中的这个月饼盒还能变成什么呀?”话音一落,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了,“可以做零食罐”“可以做花盆”“可以给奶奶放毛线”……这是浙工大环境学院绿协承接的志愿服务项目“绿动暖芽”科普小讲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接触社会的重要一课,学院已经连续多年鼓励学生申报属地街道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锻炼自身能力。”浙工大环境学院辅导员沈康说。****年,康乾街道联合浙工大国际学院成立“洋哥”志愿服务队,推出“洋哥”来了系列项目,常态化开展“春泥计划”等志愿服务活动。如今,这支志愿服务队已吸纳了***余名成员,在进行志愿服务之余,这些“洋哥”们跟着当地人走村入户,在体验德清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了德清在海外传播德清故事、中国故事的新名片。生生不息的志愿服务,持续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也让文明美景绵绵不绝、处处“花开”。“未来,我们将时时更新志愿项目清单,人人做、处处做、时时做,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德清动态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