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安徽省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验室遴选公告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围绕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急、难、少、缺”的关键共性技术,经研究,拟组建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重点攻关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支撑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加快发展,推动实现智能底盘产业链自主可控,助力安徽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现面向社会开展实验室承担团队遴选。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实验室主要职能 (一)技术攻关。开展以智能控制、机—电—磁能量转换、能量管理等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动相关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的应用。 (二)产品创新和企业孵化。整合创新资源,推动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实施整车与零部件的联合创新项目。 (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通过引育企业,补齐智能底盘产业链短板弱项,增强智能底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 (四)标准制定。推动智能电磁动力系统相关标准建设,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五)协助战咨委工作。支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智能化零部件”相关工作。 (六)人才生态布局与培养。培育和引进智能电磁动力系统相关高水平人才团队。 二、揭榜团队遴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 揭榜主体应为创新团队或企业,接受团队或企业以联合体方式揭榜;揭榜主体揭榜成功后,需在安徽省内注册独立企业法人机构。 *. 具备汽车行业专业领域成功案例或专业领域科研领军团队。 *. 牵头单位近三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和重大违法行为。 *. 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具备开展研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或核心知识产权等基础条件。 (二)拥有优质创新资源 具备依托或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国家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发平台等优质创新资源的能力,具有稳定的技术成果来源,技术成果具有产业化基础和市场化前景。 (三)拥有智能电磁动力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基础 拥有智能电磁动力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具备相关技术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一体化的研发平台和相应功能体系。 (四)具有稳定的研发团队和经费投入 具有行业知名科学家及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团队拥有核心技术,具有稳定的研发经费投入,并承诺*年内达到以下条件: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年度研发经费占当年营收的比例不低于**%或年度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不低于****万。 三、实验室任务目标 申报单位须承诺在中选后履行实验室职能,在****年**月**日前完成省内注册、核心团队组建任务,并在*年内完成以下目标。 (一)技术攻关 开展以智能控制、机—电—磁能量转换、能量管理等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现不少于*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突破,新增**项相关发明专利授权。 技术攻关参考方向(不限于表内方向)技术攻关方向重点领域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算法及架构技术,多域协同控制架构设计技术,基于多方法融合的高效智能控制算法技术,智能电磁动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容错机制等。机—电—磁能量转换技术兼具高效率与高功率密度的新型电磁驱动技术,智能电磁动力系统一体化高集成度设计技术,智能电磁动力系统电磁兼容技术与安全冗余设计技术等。能量管理技术智能电磁动力系统高效热管理技术,人工智能驱动的端云融合的能量管理系统架构及算法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的高效能量管理算法技术等。(二)产品孵化 围绕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智能电磁动力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孵化不少于*项创新产品。 创新产品示例(不限于表内产品)产品名称主要参数一、底盘系统新型制动系统响应时间≤***ms;超调量小于*%;控制精度*.*MPa。新型转向系统转向控制精度*.*°;响应时间≤**ms;减速比:随速可变;力矩波动≤*.*N·m;功能诊断和容错控制,安全满足ASILD,故障容错时间间隔FTTI**ms。新型悬架系统系统阻尼调节系统达****次/s;抗侧倾能力,应在*.*g侧向加速度条件下,稳态侧倾角Φ≤*~*°。底盘域控制器底盘域控—双移线工况车速提升≥*%;底盘域控—单系统部分失效可持续行驶车速/里程**kph/**km,可实现全功能运行时间≥**h。驱动、制动、转向及悬架系统一体化高集成度行驶单元高集成度行驶单元实现驱动-制动-转向-悬架深度集成,峰值转矩密度≥**N·m/kg;驱动与制动协同的双电协调制动系统响应时间≤***ms;转向系统转角响应延迟时间≤**ms;悬架主动力控制带宽≥*Hz。二、跨领域应用探索电动垂直起降器:高密度高安全高防护电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小体积、高爆发、高效率的高功率密度电机伺服驱动器(一体化电驱动关节)等。(三)标准制定牵头或参与制定不少于*项智能电磁动力系统相关产品的行业及以上级别标准。 (四)场景构建 *. 构建不少于*类相关领域解决方案。 *. 推动不少于**个相关领域场景示范应用项目落地。 (五)商业任务 *. 培育不少于*家相关领域创新企业,*年内累计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亿元。 *. 推动不少于*个整零联合创新项目落地。 四、揭榜程序 (一)发布遴选公告 发布遴选公告,明确遴选条件、遴选程序及需要提交材料等内容。 (二)提交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于****年**月*日前将申报材料纸质版材料一式两份通过EMS邮寄至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邮寄地址:合肥市包河区福州路与安徽路交口安徽省汽车办****办公室)。申报单位应对申报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负责。逾期递交或未按规定的格式、数量和形式递交申报材料的均不予受理。递交时间按申报材料寄出时间计算。 (三)组织开展评审 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报告。 (四)结果公示与确定 按程序审定后,确定中选单位,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向中选单位发函确认。 联 系 人:刘嬉嬉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liuxixi@aopenlab.com附件:智能电磁动力系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验室申报书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