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高效办,一次办,暖心办,禾山这样办!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从“一堆事”变成“一件事”,从“多次跑”变成“高效办”,从“一件事一次办”到“高效办成一件事”,禾山政务服务开启“加速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禾山街道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好办”改革,稳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扩面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什么是“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从企业和群众需求角度出发,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一个事项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第一批共推出**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涉及企业信息变更、餐饮开办、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社保、助残、退休等方面。此外,湖里区创新推出“高效办成小区一件事”及“高效办成商圈一类事”,是“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延伸,也是帮代办服务的延伸。“一件事”集成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一、凝聚合力,推进“一件事”普惠办畅通线上线下宣传渠道,铺开服务宣传面,让企业群众应知尽知,办事更省心。禾山街道各社区以网格为单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普及“高效办成一件事”具体事项。线上利用居民楼栋社群、朋友圈、公众号等,推送“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信息、政策解读等内容;线下,通过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深入辖区开展入户、入企宣传,并利用便民服务窗口、小区物业宣传栏等张贴海报,持续引导群众通过“扫码办”“小湖e办”办理事项,提高群众线上办件信任感。实现社区***个网格全覆盖,提高企业群众对改革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二、优化流程,推进“一件事”高效办让“小”窗口成为便民“大”阵地,让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在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配备专员提供咨询、收件、受理等服务,并在窗口、服务台等展示服务索引、重点事项办事指南二维码。▲各社区组织网格员、志愿者等进行业务培训同时,面向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开展业务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办理流程,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三、服务升级,推进“一件事”暖心办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积极推行帮办代办服务,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多次跑”等难题。▲帮代办员协助退役军人进行年度核实确认各社区依托网格员、残疾人联络员、助老员等,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上门帮办”“网格员帮代办”服务,增强帮办代办能力,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化“群众难点清单”为“服务满意账单”。▲网格帮办代办员上门帮代办残疾人证近期,枋湖南社区第七网格的帮办代办员在走访中,发现一对年纪较大、行动不便老年夫妇,其中阿姨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协助他们申请看护管理金后,发现其家庭依旧对负担日常的医疗费用有较大压力,便积极找政策找帮扶,确认阿姨符合办理残疾人证的条件后,根据对象实际情况上门收集材料,帮助其申请残疾人证及相应补助,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办证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期待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禾山街道将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以高效、贴心、务实的服务,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写好利企便民新答卷,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