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昱”见新未来 改革再出发】简化申办流程 提升救助质量 屯溪区创新机制让社会救助“触手可及”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集中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个窗口的速度,一份清单的温度,一条热线的热度,一次宣传的广度……均显现出社会救助工作鲜明的为民本色。     “周师傅,身体好些了吗?”屯溪区昱中街道的一个老旧小区内,社区工作人员提着米、面、油等,到困难群众周师傅家中看望。    “多亏你们及时救助!我现在好多了,孩子成绩最近也有了进步。”**余岁的周师傅曾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与十余岁的女儿、**余岁的父母一同住在**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去年,周师傅突发疾病入院治疗,出院后,又因肾炎再次住院。家里断了收入来源,只能靠周师傅父母的退休金生活。正在读初中的女儿也因家庭变故出现成绩波动。    周师傅家出现困难后,屯溪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很快接到预警信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随后上门核查。经过评估,周师傅被认定达到社会救助标准。在社区协助下,周师傅很快办好了低保与面向困难群众的医疗补充保险,社区还联系了大学生志愿者,为周师傅的女儿提供课业辅导。    “预警信息”从哪里来?近年来,屯溪区民政局通过建立“三个机制”,即全社会参与机制、主动发现预警机制、完善救助核查机制,拓宽社会救助新路径,破解救助对象发现难、认定不精准、救助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等难题。    和周师傅一样,屯溪区老街街道的郑某也是社会救助“触手可及”理念的受益者。据了解,郑某于****年因交通事故后遗症导致股骨头坏死,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经济来源、无住房、无子女,陷入困境的郑某向社区求助。    社会工作人员了解到郑某的情况后,主动帮其申请低保,并同步将其信息推送至人社、住建、残联部门。如今,相关部门已为他落实了低保、住房、就业等救助政策。    “只到社区窗口跑一次,基本生活、看病和住房问题就都解决了,现在老百姓办事真是方便。”郑某表示,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像周师傅和郑某一样,很多办事群众感受到了社会救助的高效和温度。如今,能在窗口现场办理的,工作人员立即受理;涉及多部门协同联办的,工作人员做好受理登记和转办,把数据同步发送至相关部门;存有疑难问题现场不能办理的,民政、人社等社会救助职能部门集中“会诊”,真正做到群众“一次申请”、社会救助事项“一次联办”。    屯溪区还建立了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服务”为依托的“望闻问切”主动发现机制,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科学设置预警指标,推动医保、人社、卫健、住建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开展跨部门数据比对,动态监测低保、特困、重点监测户群体,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对象主动发现。在此基础上,该区还综合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维度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一旦达到预警分值,疑似困难家庭就会被系统筛选出来,工作人员再入户核查,进一步判断家庭困难程度、致困原因等。通过全面分析困难家庭的救助需求,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协理员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屯溪区民政局通过经济援助、心理慰藉等,已对多名困难群众进行了精准救助。    截至目前,屯溪区共有低保对象****人,排查确定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人口***人。据统计,****年*-*月全区共安排专项救助资金****.**万元,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万元。    接下来,屯溪区民政局将持续拓展社会救助渠道和方式,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全面建立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形成政府、社会关心关爱困难群众合力。深入开展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注重从以物质保障为主向重视物质与精神兼顾拓展,从保障基本生活向维护困难群众权益与促进发展拓展,努力让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