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实至名归!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程师赵煜澄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至**日,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钢结构大会在北京召开,中铁大桥局原副总工赵煜澄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此外,中铁大桥局作为副会长单位获评“突出贡献奖”。中铁大桥局申报的多项技术成果获评****年钢结构协会科技奖:公铁同层多塔刚构一连续体系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金海桥)获得一等奖,大跨度钢拱桥建造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老龄在役超长铁路钢桥整体快速更换技术、深水大型围堰模块化浮态安装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二等奖。虽然人未到现场,但赵煜澄通过一段视频录制了获奖感言:“我很幸运。****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铁道部设计局桥梁科,不久进入武汉大桥设计组,从此与钢梁结下了不解之缘。****年,我学习苏联经验,负责设计了湘黔线湘江大桥*孔**米下承式桁梁、*孔**.*米上承式桁梁,得到好评。****年,我被推荐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赴苏联鉴定代表团。回国后我参加了大桥钢梁没计,担任安装设计小组长,后又负责架梁施工。****年**月**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我们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伟大理想,完成了“建成学会”的重任。从武汉桥、郑州黄河桥、成昆铁路三大桥、天津塘沽开启桥、永和斜拉桥,到九江长江大桥,再到现在千米级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我亲身经历了中国桥梁从“学习追赶”到“赶超世界”的辉煌历程,桥梁钢材不断突破,建桥技术不断跃进。只有祖国发展了,才有我们的今天;只有不断勇于实践,才能得到真知灼见。我荣获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要感谢国家、感谢协会、感谢大桥局!谢谢大家!”人物事迹****年*月出生,江苏常州人,****年*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历任铁道部设计局桥梁课技术员、大桥局工程师、设计小组长、处总工程师、局副总兼九江长江大桥指挥部总工程师、局高级技术顾问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桥梁设计、施工工作,在桥梁建设领域做出了较大贡献。赵煜澄于****年开始参加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为初步设计赴苏鉴定代表团成员之一,并于****年再赴苏联实习一年。****年参加了郑州黄河铁路新桥建设。****年、****年、****年分别参加郑州黄河铁路老桥、东北水害本溪太子河桥、南平闽江桥抢修工程。****年任一处(******前身)副总工,参加京广线水害紧急修复工程。****年*月参加国家首次西南三线建设调查组,考察成昆铁路全线;后负责重庆牛角沱嘉陵江桥、宜宾金沙江桥、龚咀大渡河桥等施工技术工作。****年出川,参加焦枝铁路黄河桥工作。****年援越战时抢修桥梁,后任河内市红河铁路浮桥设计专家组组长,该桥于****年*月建成通车,为越南首座大型铁路浮桥。****年至****年任越南红河升龙公铁两用桥北岸专家组技术负责人,****年*月回国参加洛阳黄河公路桥、京山线永定河铁路桥工程。****年任大桥局一处总工程师,在永和斜拉桥、塘沽开启桥、郑州花园口黄河公路桥等工程中主持施工技术工作。****年主持九江长江大桥项目部技术工作,完成引桥箱梁、T梁架设、钢梁安装、桥上无缝线路、引桥无碴无枕桥面等施工项目,至全桥建成。此外,还配合桥科院研制成功大型桥梁上遏制吊杆低风速涡激振动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抑制倍率达**,为国内首创。****年回武汉仍任局副总工程师,****年退休,返聘任局高级技术顾问。回武汉后参加了上海明珠线中山西路连续梁、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等工程建设,以及秦沈铁路、杭州湾大桥等施工规范编写工作。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表现突出,****年获武汉市青年红旗设计组组长、青年突击手等称号;在郑州黄河铁路新桥施工中改进施工组织设计有功,****年获郑州市特等劳模、全国劳模称号,并参加了****年**月北京全国群英会;因参建郑州黄河铁路老桥等抢修工程,****年获铁道部记大功奖励;****年获“越南友谊奖章”。参与或主持建设的工程项目中,“京九线九江长江大桥建桥新技术”获****年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TMD减振技术及其在九江长江大桥的应用”获****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九江桥主孔三跨钢性梁柔性拱钢梁合拢技术”获****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九江桥双层吊索架法架设大跨度钢梁”获****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来源|科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