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项目方“量身定制”施工利器 珠肇高铁全线最长隧道掘进任务过半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图片附件珠肇高铁*标圭峰山*号盾构隧道管片吊装现场。 车出新会会城城区,自东甲立交而上,沿江门大道南出口走,在广珠城轨新会站北侧,可以看到明黄色的龙门吊正在运作,偌大的横幅格外瞩目——“绿美广东,美丽铁路建设在行动”。这里便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第一条时速***公里高铁——珠肇高铁项目全线最长隧道、控制性工程圭峰山隧道的施工现场。 作为珠江两岸协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高铁,珠肇高铁连接珠海、江门、佛山、肇庆,主线接入规划中的珠三角枢纽机场,其中江门至珠三角枢纽机场段是深圳至南宁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串联江门站与珠三角枢纽机场,实现轨道与航空无缝衔接,沿线珠三角主要城市间均将实现*小时通达。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简家琳叶田通讯员叶杨 掘进任务顺利过半 珠肇高铁江机段圭峰山隧道由省******投资建设,全长*****米,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新会区和蓬江区,全部工点于****年开工。目前,隧道累计掘进量突破****米,比例达**.*%,掘进任务顺利过半。 圭峰山隧道穿越江门城区,多处下穿或侧穿铁路、高速公路、民房厂房,沿线地形复杂,施工工法庞杂,多个风险源交织联接,工程推进面临的风险极大。 在省铁投集团的指导下,******带领参建单位采用“设计+制造”协同联动理念,根据项目特点,为圭峰山隧道“量身定制”两台超大直径双模盾构机。其中,“永安号”为国内目前最大直径土压/TBM双模盾构机,“华隧奋进号”为国内目前最大直径泥水/TBM双模盾构机。同时,施工团队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坚持“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为隧道安全高效施工提供坚强保障。 创新研发施工利器 **月**日一早,在圭峰山隧道施工现场,轰隆隆的机械声响彻整个隧道,工人正有条不紊地操作器械、研判数据、吊装管片,现场一片繁忙。 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标(简称“珠肇高铁*标”)圭峰山*号盾构隧道处,华隧建设珠肇项目副经理杨孟身穿工作服,忙着巡查施工现场。据了解,圭峰山*号盾构隧道地质复杂,沿线地面建(构)筑物众多,是全线重难点及控制性工程。 “隧道洞身地层以弱风化砂岩、弱风化砂砾岩和弱风化花岗岩为主,覆土埋深为***.******.***米,有构造破碎带、节理密集带、泥质粉砂岩等不良地层,施工条件非常苛刻。”杨孟告诉记者。 为了早日实现通车目标,华隧建设珠肇高铁*标项目团队想尽办法啃下“硬骨头”,专为珠肇高铁*标量身定制了掘进利器——国内首台超大直径TBM/泥水双模式隧道掘进机“华隧奋进号”。 据介绍,“华隧奋进号”隧道掘进机将单护盾TBM和泥水平衡模式盾构机有机融合,既具备地层控制精度高、安全可控的优势,又兼具单护盾TBM掘进速度快的特点。“它能根据地面和地层环境的不同,切换成合适的掘进模式,有效保障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杨孟解释道。 例如,为应对地层变化,今年*月,“华隧奋进号”顺利由泥水平衡模式转为单护盾TBM模式。过程中,项目团队多次组织专项讨论分析会,协力作战,及时解决了皮带机偏移、转接口堆渣、仓内大量板结泥饼等施工难题。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隧奋进号”月掘进超***米,单日最高掘进**米,为后续弱风化砂岩地层快速掘进奠定了基础。 持续优化施工工艺 “我们每天要对施工细节一一把控,对各项工序层层把关。”华隧建设珠肇项目工会主席、经营合同部负责人廖建庆说。 为抢抓施工“黄金期”,华隧建设珠肇高铁*标项目团队实时收集、总结分析“华隧奋进号”在不同地层中的掘进参数,不断解决瓶颈问题、疏通堵点难点,通过调整施工方案、优化掘进参数,深挖隧道掘进精细化管理潜力,为后续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经验指导。 “由于区间地下水位高,存在断裂带和节理密集带等不良地质影响,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突涌水等情况。我们通过洞内筛分实现渣水分离,并提升强排水能力,较好地解决了问题。”杨孟一边巡查施工现场,一边介绍道。 “我们坚持高标准建设圭峰山隧道,实时优化调整设备掘进参数,以施工技术保施工工艺、以施工工艺保安全质量、以安全质量保施工进度。截至目前,珠肇高铁*标隧道整体完成进度接近**%。”杨孟说。 据悉,华隧建设珠肇高铁*标项目团队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不断加大人力、物资投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逐步突破更高掘进目标,“希望下一步能够达成月掘进突破***米的目标。”杨孟说。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