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黄埔首个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基地揭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为积极推进绿美黄埔建设,推动黄埔区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月**日下午,黄埔首个“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基地”在广州航海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该基地由黄埔区检察院和广州航海学院海事法律和交通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广航海法”)联合共建,揭牌仪式在广航海法举行。 齐心为“绿美黄埔”海洋样板“出谋划策” 近年来,黄埔区检察院围绕广州市委“****”思路举措,认真落实《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支持和促进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要求,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持续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海洋强市战略实施。 黄埔区检察院与黄埔区水务局、广州市规划和资源局黄埔区分局通过共筑“行政+司法”生态双重保护,有效促进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安全。一方面,通过双方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行动等协作机制,正确引导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合理布局,有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与水行政执法进行职能协调互补、双向正面互动,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和公信力,依法强化对海洋水域岸线利用、建设项目涉水审批等环节的审查,助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有效推动海洋水域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合理利用,筑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靓丽“生态蓝”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下的鲜明“生态绿”。 ****年*月*日是第**个世界海洋日和第**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是固碳增汇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守护这片珍贵的“海洋绿肺”,一系列司法实践保护措施正在持续积极展开。 《广州市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的行动方案》强调,要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黄埔区检察院在开展红树林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工作中,借助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院的卫星遥感技术应用、无人机航拍等专业技术支撑,进一步了解辖区内红树林植物分布及保护情况,并邀请广航海法专家教授作为“检察外脑”参与红树林保护圆桌会议研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构建长效机制。 共同为开启检校双向奔赴“蓄势赋能” 广航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并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海事本科院校,是广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单位、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航海法的法学(海商法)专业是我国海事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服务广东海洋强省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曾受全国人大环资委委托参与环境资源保护实施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 黄埔区检察院和广航海法通过签订《关于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基地合作框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各自在海洋生态环境司法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职能、专业优势,共同打造海洋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生物多样性法治教育宣传、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于一体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基地。 上述实施意见从公益诉讼检察的业务协同工作、调查研究工作、改革创新工作、人才培养工作等方面予以细化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与高等院校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协作配合的重要内容与协作方式,通过信息互融、资源互享、培训互动等多种形式,共同促进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发展。此次深度协作有利于形成检校共建的集成放大效应,更大程度拓展公益诉讼检察理论成果的培育和转化,为加快检察工作现代化贡献法治智慧。 下一步,检校双方将依托“海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研究基地”平台,以“高质效”办案、“前瞻性”研究、“专业化”培育为导向,推动双方在典型案例培育、课题研究、理论融合、实践教学等多领域的深入合作,为高水平建设平安黄埔、法治黄埔作出更大贡献。正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