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海上牧场”好“丰”景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养殖户在收割紫菜。(记者 周科 摄)秋高气爽的西沪港,紫菜收割正当时。**月*日,记者在黄避岙乡紫菜养殖海域看到,养殖户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收今年的“头水”紫菜,“海上牧场”呈现一派丰收景象。下午*时许,马滩村的紫菜养殖户盛亚红和丈夫驾驶自家的小木船前往紫菜养殖海域。放眼望去,一排排白色泡沫圆柱整齐排列,鳞次栉比,圆柱下面固定着方块状的网,网上依附着的黑色紫菜漂在海水里。夫妻俩穿梭其中,给紫菜“翻身”。“隔两天翻一次,让它晒半天太阳,会长得更好。”盛亚红笑着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也是西沪港紫菜品质保证的其中一个“秘诀”。随后,夫妻俩拉起绳网,将其放到机器上,顺着机器转动穿过,新鲜的紫菜就到手了。“每天收割****斤湿紫菜,天气好的话,**天左右就能收割完。”盛亚红告诉记者,今年她家养殖了***网紫菜,虽然每天从凌晨四点忙到晚上九点,但收益很好。“每斤价格在***元左右,一年能赚**万元左右。”收割上来的紫菜经过清洗,用圆框定型晾晒。盛亚红说,一般收割紫菜前会提前关注未来两三天的天气预报,选择晴到多云、微微西北风的天气,让阳光慢慢带走水分。“主要是为了保持紫菜的原汁原味。”她说。在黄避岙,像盛亚红一样养殖紫菜的养殖户有**余家,都是马滩巾帼水产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成立于****年,去年成为象山县巾帼共富工坊。获得过全国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的盛亚红,带领妇女一起探索紫菜养殖技术,摸索养、晒时间规律,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紫菜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据了解,紫菜多茬生长,从农历九月到十二月,每隔**天便可割一茬,第一茬叫“头水”,第二茬叫“二水”,依次类推。由于“头水菜”口感最佳,价格也最高。今年该乡紫菜养殖面积***余亩,预计产量***吨左右,产值****万元。如今,黄避岙紫菜作为“西沪三宝”之一,早已声名在外。千余亩的“海上牧场”养殖景象和西沪晒场紫菜晒制场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玩拍照,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紫菜的销售。“几天前很多客户就已经打来电话预定,包装都来不及,销路不愁。”盛亚红说。我县是全国坛紫菜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县紫菜养殖面积近*万亩,主要分布在黄避岙乡、石浦镇、鹤浦镇、高塘岛乡一带。早在****年,我县就成功申请注册了“象山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效保护了“象山紫菜”的优良品质,“象山紫菜”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记者 陈佳雯 贺林汕)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