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周宁:绿水青山“鲟”发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底,记者在位于周宁县钟山桥水******养殖基地看到,一排排养殖网箱整齐排列,成群的鲟鱼欢快游弋着。“高温天气会影响鲟鱼食欲,*月至**月,我们会减少饲料投喂量,随着气温下降,我们将加大饲料投喂,确保鲟鱼健康成长。目前,每天喂养鲟鱼的饲料费用达*万元。”******技术员俞大铨一边投喂饲料,一边向记者介绍。鲟鱼素有“水中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是极具经济价值的大型鱼类,其生长速度慢,对水质和温度要求高。得益于优质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年,******落户周宁,发展鲟鱼网箱养殖。“鲟鱼一年生长周期为*个月至*个月,而周宁县平均海拔***米,钟山桥水库的水温常年保持在**℃至**℃,水质清澈,是冷水性鲟鱼养殖的理想场所,在这种环境下,鲟鱼一年生长周期可达到**个月。”和鲟鱼养殖打了**多年交******技术总监陈明乐说。好山好水养好鱼。十多年来,在周宁县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潜心钻研鲟鱼养殖,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掌握了南方鲟鱼苗全人工繁育、早期雌雄鉴别、活体取卵、鱼子酱制作等技术,形成了鲟鱼繁殖、养殖、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公司现有网箱养殖面积*****平方米,养殖史氏鲟、达氏鳇、史氏鲟—达氏鳇杂交鲟等**万尾,其中,养殖年限*年至**年的鲟雌鱼*.*万尾,可实现年产鱼子酱**吨及年产鲟鱼肉深加工食品**吨。”******陈海辉说。泗桥乡坂坑村另有一个鲟鱼养殖基地。走进基地,只见数万尾鲟鱼欢快腾跃,负责人肖贤正忙着查看鲟鱼生长情况。他告诉记者,****年以来,******的技术支持,他们逐步掌握鲟鱼养殖技术,现养殖鲟鱼约*万尾,****年,养殖收入超百万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跃”出大山,“游”向广阔大市场……多年来,周宁县鲟鱼产业快速发展,引起国内研究中华鲟专家学者的关注。****年*月,《中华鲟保种战略合作框架六方协议》在周宁县签订,钟山桥水库鲟鱼养殖基地被授予“中华鲟保种中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良的生态环境让周宁县产业发展更有活力。接下来,周宁县将持续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引领、示范带动、金融普惠等举措,进一步推动鲟鱼养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鲟鱼产业知名度。□ 记者张瑜通讯员李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