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丽水西公园等6处市级长期应急避难场所启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记者昨日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作为我市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处市级长期应急避难场所启动建设,预计****年完工,届时可增加有效避难面积***.**万平方米,可容纳应急避难人数**.*万人。应急避难场所是新建、改造和指定用于应急避难人员安置的具有一定生活服务保障功能的安全场所。其中,长期应急避难场所用于向一定服务范围内的应急避难人员提供紧急避险和**天及以上避难安置、集中救助,并具备符合应急避难功能配置要求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短期应急避难场所用于向一定服务范围内的应急避难人员提供紧急避险和*天至**天避难安置、集中救助,并具备符合应急避难功能配置要求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抓紧梳理报送增发国债项目的通知》《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天津市总体规划》要求,我市有关部门开辟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压缩时限、精简流程,高效推进项目审批和项目招标。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专人推动落实,完成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及批复工作。目前,*处市级长期应急避难场所采取“*+*+*”模式建设,即*个公园——水西公园、水上公园,*个体育场馆——海河教育园区体育馆、团泊体育基地,*个展馆——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建设人员参照《应急避难场所术语》《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及分类》《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等标准,有针对性地补充应急指挥、应急供电、监控照明等设施,并且在各场地室外开阔区域,规划指挥管理、医疗救治、应急集散等功能区。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处直升机起降区,作为全市公共属性的停机坪,打通空中紧急救援“生命线”,有效应对市区及周边地区各类突发事件;同时新增*处市级物资储备库,存放棉衣、棉被、帐篷、折叠床、应急照明灯等**大类、**余小类应急物资,进一步提升我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近期,静海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的**处区级短期应急避难场所也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能增加有效避难面积**.*万平方米,容纳**.**万名避难人员。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