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每秒排水100吨 防台调度显神功 温州水利工程建设“大会战”媒体采访团来乐观摩白龙港泵站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孔丽琴 每秒强排水超***吨、**个小时累计排水***万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月*日,由中国网、浙江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温州市水利工程建设“大会战”媒体采访团来乐,参观了解在台风“康妮”防御战中首次显神功的白龙港泵站,见证乐清水利高质量发展成效。 在位于乐清市胜利塘北片白龙港水闸左岸的白龙港泵站,工作人员介绍,该强排泵站拥有*台总装机组,每台水泵机组设计流量是**立方米/秒,总设计排涝流量可达***立方米/秒,总装机容量****千瓦。也就是说,白龙港泵站*台机组一并运行,一秒钟可排水***立方米,既***吨水。 数据背后有神功。 据中国能建葛洲坝集******总工程师张沙沙介绍,**月*日,第**号台风“康妮”紧擦浙闽沿海北上,给乐清带来了秋季罕见的狂风暴雨影响,虹桥流域过程雨量达***.*毫米,河道水位迅速上升超出*.*米的警戒水位,最高涨至*.*米。 尽管流域内所有水闸都已开启排涝,但水位上涨趋势仍然不减,城镇防洪压力巨大。在潮水顶托时,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工程的白龙港泵站首次在防台调度中“大显身手”,先后在当日*时**分和**时**分开启全部机组进行强排泄洪,共计**个小时,实际最大泄洪流量达每秒***立方米,累计排水***万立方米,使虹桥河道最高洪水位至少降低*.*米,有效减轻了区域的防洪压力,成功将受淹时长减少至少**个小时,大大减轻受淹损失,切实保障了虹桥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番较量,离不开“最强大脑”的“硬核”支持。 在泵站指挥中心,记者观摩团看到,工作人员正对运行管控大屏进行远程监控。指挥中心对白龙港泵站每台机组建立了数字孪生引擎模型,实现虚拟空间、物理实体和操作平台的交互,以运行管控大屏一张图为基本操作界面,泵站可根据调度指令、信息通报、水雨情数据、气象环境数据等进行数字化分析智能化启闭机组,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化调度运行。 “乐清共分*大流域,河流源短流急滞洪能力差,又容易受外海潮水顶托,导致平原河网排涝压力大。其中,虹桥流域地形呈C字形,排水路径长,调蓄能力不足,是防洪排涝体系难中之难。”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白龙港泵站作为乐柳虹平原排涝一期工程关键性建设内容,是乐清目前在建的最大排水泵站,承担着虹桥片区汛期主要排涝任务,排涝标准为**年一遇的暴雨基本不受灾,**年一遇的暴雨时主要地段不受灾。 白龙港泵站也是乐清首次采用二道深基坑支护进行施工的水利项目,攻克了地质软、易渗水、难成桩、海潮位等多个难点,具有排洪流量大、受内外水位差影响小等优势,如遇风暴潮三碰头等极端天气,能迅速将内河涝水排到外海,缓解城镇排涝压力。 “水利工程事关民生,每一项工程的建设都关系着周边的家家户户。”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乐清还将抓紧推进乐柳虹平原排涝二期工程、银溪水库工程等重点民生水利工程,进一步完善防汛防洪体系,为乐清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