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何以为“伊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伊春,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一座林业之城、生态之城,仿若镶嵌在祖国辽阔版图上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诉说着它的故事。
你要写伊春便不能只写伊春,要写它山花烂漫、如霞似锦的春;要写它绿荫如盖、清凉宜人的夏;要写它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的秋;要写它银装素裹、冰清玉洁的冬。
走进伊春,仿佛步入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这里,山峦叠嶂,碧波荡漾,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天,当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里的山林便披上了一层嫩绿的新装。漫步在林间小道,脚下是软绵绵的落叶与青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树叶混合的清新气息,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不由自主地深呼吸,想要将这份纯净永远留在心底。夏日,伊春是避暑的天堂。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密集的枝叶,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幽静的林间小径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偶尔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坐在溪边,听着水声潺潺,感受着微风拂面,所有的烦恼似乎都随着流水远去,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秋天,是伊春最为绚烂的季节。山林被染上了五彩斑斓的颜色,红的枫叶、黄的落叶、绿的松柏,交织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漫步在这样的林间,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每一步都踏着诗意,每一眼都是风景。冬天,伊春则变身为一个冰雪的王国。雪花纷飞,覆盖了整个大地,将这里装扮得如同童话世界一般。滑雪、滑冰、赏雪雕……各式各样的冰雪活动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勃勃生机。即便是在寒冷的冬日里,伊春也依然保持着它那份独有的温暖与热情,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这份独特的冬日魅力。
你要写伊春便不能只写伊春,要写它曾经的辉煌与奉献,经历的瓶颈与桎梏,如今的转型与发展,要写林区人民一路走来的苦与乐、哭和笑。
回望往昔,伊春曾是木材的海洋,尤其拥有着“红松故乡”的美誉,全世界有**%的红松在中国,而中国有超过半数的红松在伊春,伐木工人的号子响彻云霄,为祖国的建设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木材资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伊春人深刻意识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从“伐木工人”到“护林人”,伊春人用行动生动诠释了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如今,昔日的伐木场已变身为国家森林公园,持续提升的林木蓄积量和空气质量是林区人民交出的真诚答卷,郁郁葱葱的林木成为了伊春最宝贵的财富,更是其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你要写伊春便不能只写伊春,要写它东北抗联**年的血与泪,要写它传承至今的爱国精神,要写它无数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守护。
伊春是重要的革命老区,经历了长达**年的抗日斗争。这里被誉为“五地一道”,即中共北满省委诞生地,抗联三、六军抗日根据地,东北民众抗日联军所在地,东北抗联主要战绩地,东北抗日联军军政干部培训基地和红色国际通道。可以说,小兴安岭的沟沟岔岔都留下了抗联先辈的足迹,山山水水都洒下过抗联英烈的鲜血,留下了很多小兴安岭抗日斗争时期的遗址遗迹遗存,这些遗址遗迹见证了日本侵略者镇压我抗日军民、掠夺我森林资源的滔天罪行,见证了小兴安岭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的生动场面,见证了小兴安岭军民建立根据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年艰苦斗争的历程,见证了无数抗联先烈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血洒兴安的壮烈情景,展示了各级党组织利用这些遗址遗迹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感人画面。
你要写伊春便不能只写伊春,要写它着力建设“****”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要写它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森林大宝库,要写它林场与乡村“双振兴”的新生活。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伊春一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着力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从森林康养、避暑度假到冰雪旅游、户外运动,伊春以其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体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以体验民俗,领略伊春独特的文化风情;可以放松心情,享受一段难忘的旅程。伊春坚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向森林要财富,以蓝莓、桦树汁等产业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伊春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实现可持续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伊春人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高质量转型与可持续振兴的目标迈进。逐梦青山,魅力林都,伊春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