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沐川:冲刺四季度丨“农文旅”融合 三溪村“颜值”变“产值”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全面落实省委既定部署,努力在后半程跑出“加速度”、拼出“新业绩”。进入四季度,全县上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干劲,迅速有效开展“拼项目、抓生产、促消费、保目标”百日攻坚行动。沐川融媒推出“冲刺四季度夺取全年红”主题报道,展现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和各行业迎难而上、全力冲刺,打好年度“收官战”的工作举措、亮点成效。
今天推出第十期《冲刺四季度夺取全年红丨“农文旅”融合三溪村“颜值”变“产值”》。近年来,沐川县沐溪镇三溪村以城乡共享田园为定位,将农耕文化、草龙文创、生态三溪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龙腾三溪、魅力十竹”为主题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赋能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一幅新村与产业、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深秋时节,走进素有县城区后花园之称的“桃源山居”,处处色彩斑斓,风景如画,一派诗意田园景象。在景区北门至南门*.*公里环线上,“农耕研学基地”“清风雅筑”“紫爱你”“草龙市集”“二龙戏珠”等许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竹景”成为热门“打卡”地。傍晚时分,市民茶余饭后携亲邀友,结伴而行,漫步“桃花源”,各色绿植和花朵争奇斗艳,人在花中走,如在画中游,市民和游客纷纷在花的海洋中定格最美的身影。
“桃源山居现在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路比以前好多了,路边的花花草草也很漂亮。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来走一走,转一转,感觉非常舒心。”市民梁叶章说。
据了解,桃源山居位于沐溪镇三溪村内,核心区域面积****余亩,是国家*A级旅游景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庄。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当地通过实施“微田园”“庭院经济”等农房微改造,艺术赋能升级打造核心IP景观,以个性视觉符号、标志性景点、特色非遗项目为龙头,精心设计旅游线路,不断推进产品供给、业态培育、服务优化,联合分散景点“串珠成链”,讲好“田园故事”,为桃源山居带来新的生命力和旅游增长点。
“近年来,三溪村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建设中,广泛听取和收集村民、市民意见建议,突出三溪村文化和地方特色,将农耕文化、草龙文创、生态三溪贯穿规划建设全过程,同步推进村庄建设与村容治理,打造城乡融合共享的农文旅三溪。”三溪村党支部书记王兵介绍。一半是文创展示,一半是乡间生活,生动诠释了安居与乐业的融合,将梦中桃花源落地变成现实。三溪村始终坚持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旅游+乌蒙演艺、旅游+农耕研学、旅游+草龙非遗、旅游+竹景夜游等旅游场景,努力拓展“菜园+农耕研学”“果园+休闲采摘游”等“联农、带农、惠农”新业态,走出农文旅深度融合新路,有效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绘就了和美乡村“甜蜜”蓝图。
“现在三溪村以水果、蔬菜为主导产业,桃子、梨子等水果***多亩,有机蔬菜****多亩,每年能给农户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王兵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以国家*A级旅游景区桃源山居为带动,打造草龙文创中心、草龙文创集市,依托草龙编扎、竹编“指尖”技艺,开发文创产品**余种。升级打造农耕博物馆数字展厅、研学专区、沉浸式体验区、研学基地,让农耕文化可知、可感、可用。大力发展壮大庭院经济,因势利导发展酥梨、脆桃等特色水果产业和有机蔬菜种植业,三溪村被省农业农村厅确立为庭院经济试点村,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称号,吸引沐府山庄、璞舍等**余家乡村酒店、精品民宿、农家乐入驻,实现年接待游客达**万人次。
沐溪镇党委书记王光洪表示,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牵引,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导向,挖掘“沐川草龙”非遗文化内涵,立足地缘优势,提升农耕文化硬核,打造城乡共享空间,突出做好传承、赋能、治理三篇文章,让“游客流量”变为“经济增量”,为沐溪创建农旅融合示范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