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创新发展惠民生 中医药服务受热捧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昨日,记者从区卫健局获悉,《****年度浙江省中医药发展报告》公布,萧山区在全省**个县(市、区)中医药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居全省首位,这也是我区连续四年获此殊荣。一方山水一方人,一方人文一方医。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不断强化基础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升管理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区**家中医馆、**家中医阁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杭州市中医药示范案例试点单位,设有一家旗舰中医馆。传统中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的健康医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医。昨日上午**点,市民潘大伯又一次走进了中医馆,找中医师丁丽丽施针。潘大伯说:“最近关节炎犯了,腿疼得厉害,中医针灸扎几针还是很有效果的。”在中医馆里,像潘大伯一样喜欢中医理疗的有不少。短短两个多小时,已经有**个患者来做中医治疗,**多张治疗床几乎全满,针灸、推拿、拔火罐都是患者的热门选择。在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中医服务同样受欢迎。市民张小姐是一名网络主播,她就特别喜欢这里的利咽饮。因为长期过度用嗓感到喉咙不适,她经常到离家很近的蜀山中医馆就诊,这里配买中药茶饮十分方便,还能送货到家,效果也很明显。据统计,****年蜀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有**.*万人次,门诊总人次**万人次,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比**.*%。从中不难看出老百姓对中医诊疗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今,我区在**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中医馆,在***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融合了中医诊疗服务,并从中精选了一批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占比高的**个点位成功创评“中医阁”,中医药文化已经融入百姓健康防线的最前端,通过治未病的理念让更多患者实现早防早治。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中医馆+中医阁”配套模式,联动医共体服务模式,进一步健全我区基层中医诊疗服务体系,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中医药服务创新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如何擦亮中医学的金字招牌?如何把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使中医药充分发挥保障人民健康的价值?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去年,我区全面开展“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在全区*家区级医院和**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系统升级,建立标准化中医处方、建立标准化门诊病历、编制中药饮片数字编码、编制中药制剂数字编码、制定非药物疗法数字编码、制定中药饮片规格等级,以此来深化“管理、服务”双向协同和“居民、医生、治理”三端联动,提高百姓看中医、用中药的获得感。与此同时,我区还加大对中药材的监管力度,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中医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并通过“中药服务在线”改革,提升了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今年,我区还发布了“萧然医派”品牌,以此提升全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实现百姓“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中医药学不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更是造福人民的宝贵资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防、治、康”等各个阶段都发挥了独特作用,引发广泛关注。在慢病管理过程中,老年人对中医药信任和需求越来越强。而且,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爱上了中医养生……这也为“萧然医派”的守正创新提供了“内驱力”。下一阶段,我区还将继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医药服务提质增量,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中医药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数字赋能,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质效,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守护住百姓的健康防线。(盛凤琴 洪华烽)***.******.***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