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以工代赈 | 天目村实践小项目“村民自建”新模式,留薪予民!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这次补路的工程质量非常高,不但参与的村民得到了报酬,村里还节省了不少钱!”近日,马岭镇天目村一处“以工代赈 村民自建”项目全部完工,该村村干部骆华高一边验收一边高兴地说。近两年来,天目村*组、*组群众多次反映,部分组内道路存在路基下沉陷空等安全隐患,过往车辆容易发生危险,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但因村里缺少资金,该隐患点一直没有得到整治。****年*月,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安全出行等问题,经村两委研究后,向天目村的帮扶单位——雅安武警支队提出申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天目村争取到了*万元用于破损道路修复。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道路施工,天目村决定采取“以工代赈 村民自建”的新模式。据天目村党总支书记宋齐山介绍,之所以要采取以工代赈的模式,目的是发挥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把劳务报酬留给村民,鼓励村民自发组织,利用自己的劳动力和技能,参与到乡村建设的项目中来,让他们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角,在劳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这段时间茶和果树都管理完了,村里搞这个修补道路的自建工程,工资可以拿到***元一天。我们觉得非常好,自己给自己修路,质量完全可以保证。”村民罗迅说。因为罗迅之前有建筑施工经验,村里安排他担任了此次项目的施工队长。经过半个月的施工,罗迅带领施工队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本次以工代赈项目,天目村完成道路维修**.*米,新修堡坎**.*立方米,总共投入资金近*万元,其中约*.*万多元用于向村民发放工资。“此次道路建设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以工代赈 村民自建’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天目村党总支书记宋齐山表示,未来天目村将继续推进“以工代赈 村民自建”模式的应用,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更多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的自建模式,为天目村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发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