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威远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乡新画卷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
高石镇童家村九岭岗聚居点
图片附件
改造房屋堆在角落里的磨盘,经过改造成为适宜休憩的小茶几;无处安放的旧轮胎,简单装饰后成为漂亮的花盆……冬日暖阳下的威远县东联镇,景美如画、岁月静好。**月**日,村民张淑君细心的为院里的鲜花浇着水,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张淑君感慨,是农村面貌改善行动,让她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新盼头。
威远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落实市委“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工作部署,锚定“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坚持试点示范、渐次推进、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聚焦基础设施、户属设施、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打造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
一段时间以来,高石镇童家村名声大噪,各地前来参观“取经”的人络绎不绝。
在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该村围绕“旧物置新、农居新村”主题,充分发挥老聚居点优势,利用旧条石建堡坎、旧木料建畜棚、旧砖瓦建菜园,废石磨、废水缸、废猪槽等老物件作为小院点缀,因地制宜打造出古朴美观、具有当地独特建筑风格的“石头屋”,让村民居住环境彻底发生“蝶变”。
童家村是威远县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取得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威远县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的生动实践。
威远县在“摸得清”“拆得下”“留得住”上持续发力,大力开展残垣断壁清理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残垣断壁“清零”行动,召开院坝会****余场次,针对残垣断壁清理、拆后利用和管理等事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万余条次,累计排查有残垣断壁家庭****余户。
同时,印发《威远县农村残垣断壁清理整治工作方案》,推行宅基地“拆旧留权、退权、建新”三种模式,改出了农村新面貌,在推动“杂乱脏”村庄变特色“精品小院”的同时,也让村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李家坪村后壁冲聚居点村民罗明山久居外地,自家宅基地有***余平方米,由于房屋久未住人,已破败不堪,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李家坪村党委书记曹勇电话联系到他,告诉其房屋可“拆旧留权”,罗明山欣然同意。现在,宅基地里都是长势喜人的青葱、芹菜、茄子……由老破屋变为漂亮的“微菜园”。
“我们在罗明山的宅基地上设立‘拆旧留权’标识,明确和保障原使用者权益,以此消除村民顾虑”。曹勇说,被拆掉的危房仍保留产权,只要罗明山愿意,可以随时回来提出申请,在原宅基地上重建新房。
截至目前,全县已清理残垣断壁****处,审批“拆旧留权”****余户,将农村变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因地制宜、旧料利用、功能完善、品质提升,这是威远改善农村面貌的主要做法。”据威远县农能中心主任赵刚介绍,该县以院落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口,有效破解了镇村风貌较为杂乱、村里“灰头土脸”等问题,让各镇(村)立足自身特色,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激活“美丽经济”新动能
近段时间,界牌镇桥凼村的**余亩粉黛子迎来最佳观赏期,吸引各地游客前往打卡。
据悉,桥凼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强村、富民、增收,乡村“和美”气质扑面而来——
美丽生态激活美丽经济。桥凼村依托康桥恬园和桃李特色水果现代农业园,把原乡文化、农耕文化与新颖创意相结合,打造****亩果园、星空船坞、白鹭湖、十里桃源等**余个精品景点,探索“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冬日里的南强村、中坝村,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花果种植户正在对果树进行冬季管理、新苗栽植。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界牌镇大力实施特色主导产业领头雁培养计划,引进游勇、苏同全等技能型人才,选树*名有情怀、有经验、有能力的乡村“领头雁”,带动****户****人投身无花果产业。
联农带农发展特色产业,在新店镇、镇西镇之间,一条崭新的公路串联起镇西无花果加工园和新店无花果集中种植区。这条路不仅将两镇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一半,更成为当地无花果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动脉”……
当前,威远县正紧盯农村基础设施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五网”共建共享,持续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开展农村河湖、水库、沟渠、山塘清四乱。同时,大力推进大石包水库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移民后期扶持等项目建设,让农村群众不离村也能享受现代化生活条件。
从“面子”到“里子”,威远县以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乡村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一幅田园乡居图在穹窿大地铺展开来。
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从土泥巴路到硬化便民道,从鸡棚鸭棚到菜园田园,从人畜共厕到卫生厕所,从残垣断壁到美丽风景……威远农村发生着翻天巨变。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如何让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文明风尚,实现农村由“一时干净”向“长期和美”转变?
威远县积极建设良好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农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行动,按照“镇领导干部*名+镇干部*-*名+包联县级部门+驻村工作力量”模式配备包联力量。指导全县***个村(社区)开展“积分制、路长制、庭院长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推广运用“川善治”。
高石镇禾丰村在原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采纳村民意见,将乱停乱放、违法乱建、乱扔垃圾等全部纳入村规民约、逐条完善,并结合年底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积分超市等服务机制,该奖的奖、该罚的罚,真正将村规民约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新店镇组建“农家小院自治委员会”,村里的大事小情都由村民商量着办,村容村貌治理也由村民共同出力。
界牌镇实施聚居点“五星农户榜”公示制度,大力开展“红黑榜”“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好媳妇”评选,选举**名庭院长参与基层微治理,推动文明和谐乡风有效形成……
绘乡村美景,建宜居家园。今年以来,威远县以“清杂去乱”“六净六顺”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不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甜城码上收”智慧化模式覆盖面,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覆盖。
目前,威远县已出动人员*.*万余人次,清理家庭庭院、整理农具柴草****余处,清理各类垃圾*.*万余吨,通过开展“十星清洁户”暨“最美庭院”创建、“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等活动广泛动员村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
如今,威远县正持续深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内江融媒记者 徐静)县政府办内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