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延庆开辟水库移民后扶工作“两山”转化新航道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记者 韩冰 通讯员 刘新慧 水库移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延庆区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正以小切口挖掘出大效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移民村产业融合发展;践行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培育移民村产业新业态,开辟出创新的“两山”转化新航道。产业为基 打通“两山”转化快车道 延庆区立足村庄现有农业资源禀赋,以“实现产业升级和村民致富齐头并进”为目标谋划项目,充分挖掘乡村绿色资源的潜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收益反哺移民群众”的良性循环。 走进张山营镇小河屯村高效示范果园,现代农业的高效和科技与自然的和谐相得益彰。苹果树和大棚整齐排列,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和灌溉系统随处可见,宽敞的道路上,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穿梭往来……这个集科研、种植、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苹果产业示范园,是利用延庆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支持建设的。果园引入了优质的种苗和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并积极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用科学技术为农业产业赋能,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小河屯村集体每年实现增收约**万元,并有望实现张山营镇苹果育种的全面升级。 在沈家营镇西王化营村,同样由水库移民资金支持的红薯工坊已全面建成。红色砖墙的房屋整齐排列、明亮的落地窗干净透亮、崭新的柏油路平坦宽阔、古朴的红薯窖别具韵味。工坊正式运营后,这里将举办红薯加工体验和露营、美食DIY手工等特色活动,推动发扬薯类文化,打造独具魅力、多元化发展的红薯产业,让“京郊甘薯第一村”的名片更加响亮。 “移民项目给村里建成了能够更好储存红薯的工坊,目前,这里能储存***亩地到***亩地的红薯,延长了销售时间,大大地提高了村里收入。”沈家营镇西王化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军说。自然为基 培育移民村产业新业态 延庆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聚焦生态、民生等方面,通过水库移民资金支持,盘活村庄闲置土地,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位于张山营镇的胡家营村中心公园,同样也是以盘活闲置土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切口而建设。公园占地****平方米,栽植了近****平方米的各种植物,铺设了公园的路面,安装了护栏和挡墙。如今,这里树木茂盛、花香四溢,园中小径曲径通幽,各种景观设计精巧。村民们可以悠闲地漫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公园的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彰显了水库移民后扶政策为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张山营镇胡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胡顺泉说:“公园的建成使我们胡家营村整体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方便了我们村民早晚活动,也为居住民宿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场所。” 在张山营镇上郝庄村,近*.*万平方米的废弃沙坑得到盘活,并被改造成了“以萌宠乐园为主题,集自然科普、儿童游乐、田园休闲于一体”的生态田园农业休闲园——四季尚好生态农场乐园,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村集体增收、企业营收。走在园区的七彩步道上,人们可以远瞻青山叠翠,近看花草绿树,呼吸新鲜自由的空气,享受这悠然自得的时光。预计乐园正式运营后,村集体当年可增收**万元,同时还将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项目实施后,乐园将在提升镇域环境的同时,提高生态价值,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群众就业,实现村民增收。”张山营镇副镇长李岗说,“后续,我们将继续抓好项目运营,打造生态文明样板示范,助力乡村振兴。” 每一个水库移民村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潜在的能力,拥有其独特的生态资源。后扶工作从个体和当地实际出发,以小见大,由“绿”变“金”,推动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延庆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将落实好国家和市区两级的水库移民相关政策,帮助区内***个移民村做好产业扶持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类等项目,为水库移民村和水库移民人口谋取更多的福利。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关注村里的产业发展,使村庄的经济更加壮大,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区水务局水库移民扶持中心副主任高锋说。 本文来源《延庆报》 如有转载,请注明源自《延庆报》 查不到的内容请点击网址http://***.******.***.cn/yanqing/ywdt/jryq/yq********/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