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地榜样丨看这些村如何“双向奔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开始视频结束“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农民富在产业线上。”在德江县枫香溪镇先联社区木材加工厂门口,一条标语引人注目。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先联社区创办强村富民工坊的初心。今年*月,该社区围绕“强村富民”行动,以村集体经济引进一家木材加工厂,按照“******经营、集体分红”的思路,“村企共商”打造强村富民工坊,解决了技术、销路、管理上的难题,走出了一条村企共赢、村强民富、双向奔“富”的强村富民新路子。图片附件驻社区第一书记张杰介绍,社区投入资金***万余元作为集体资金入股,并协调解决用地、用水、用电事宜,******负责。明确社区持股**%、公司持股**%,按照社区集体经济**%、公司**%的比例分红。图片附件目前,公司主要从事木材加工及木炭生产,通过“废材”利用,实现稳定盈利。自工坊运营以来,产值**余万元,盈利**余万元,带动稳定就业**余人。图片附件为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枫香溪镇整合全镇**个村(社区)集体资金***余万元,成立德江县枫香溪镇强村富******,选优配齐**名专职人员,负责公司运营管理和后勤保障,按照“保底+分红”的方式,实现“村村成股东、年年有分红”,让“看得见”的集体经济变成“摸得着”的股份红利。“我们公司依托‘铜仁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枫香溪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资源,负责承接镇级党校运营。”******法人张金福告诉记者,自****年*月开放以来,承接各单位党建活动**次****余人次,承办**个培训班次****余人次现场教学,累计收入**万余元,收益**万元。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如何把冲在乡村振兴最前线的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坚强堡垒,是各级党委要抓的头等大事。****年,皇氏******,落户德江县复兴镇联合村。图片附件当时,当地党委、政府投入**********,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组织模式,******、第三方民营企业,共同组建“复兴镇皇氏奶牛强村富民工坊”,以带动当地******的发展,除了入股分红,还带动当地********就业,********种植牧草,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员工唐敏和她的丈夫就是其中之一,每个月可领取到八千至一万元的工资,可以说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图片附件村民要想富,关键看支部。针对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德江县积极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将闲置资产及闲散的剩余劳动力整合起来,打造了“平原镇强村******”“青龙街道强村富民宴席集中承办中心”等一批“强村富民”******,在积极用好、用足现有闲置资产、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强、增厚了村级集体经济,为产业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视频开始视频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