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地德江复兴:“三共”建工坊 “四金”带民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开始视频结束德江县复兴镇皇氏牧业劳务服务工坊位于德江县复兴镇联合村。近年来,联合村围绕“两强两富”目标,按照“一主两辅”产业布局,依托辖区资源禀赋,将强村富民工坊建在企业里、联在产业上、富在村民中。截至目前,工坊有正式员工*人,******输送固定职工**人,储备劳务人员***人,派遣劳动力***人次,发放劳务工资***万元,人均增收*.*万元,工坊收益积累**万元;带动饲草种植****亩,覆盖*个村(社区)。图片附件村企共商,“三化”建工坊。联合村党支部依托******在辖区发展资源优势,针对企业用工难、饲草种植难等需求,结合本地劳动力富余、土地资源多等实际,主动与企业共商,将强村富民工坊建在企业里。规范化组建工坊。由村党支部书记任工坊总经理,设副总经理*名、监事人员*名、财务人员*名,探索“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工坊+村民”模式。规范化管理工坊。建立健全工坊会议、劳动力管理、薪酬分配、财务管理、保险缴纳、产业联结、利益联结等制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规范化运营工坊。摸清本村及周边地区劳务服务、装卸搬运、机电维修、土石方工程施工、农产品销售运输、保洁服务、饲草种植与加工等人员信息,并建立劳动力台账;摸清本村及周边地区土地资源等情况,并建立相应台账。同时,与其他*家企业、养殖场合作,拓展覆盖区域、领域。图片附件队伍共育,“三抓”提效能。复兴镇皇氏牧业劳务服务工坊着力“三抓”,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优质原材料等,最大限度服务企业需求。抓资源整合。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数据信息库、劳动力就业台账、劳动力技能台账、重点人群信息台账“一库三台账”,让原本零散、自发、无序的村民务工就业,通过工坊“桥梁”,转变为高效对接、统一派遣、稳定就业,提高了人力资源组织化程度。抓技能培训。工坊依托县、镇人力资源部门力量、平台,组织执业技师为在家劳动力开展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专业技能培训,让农村闲散在家的劳动力转变为具备一定技术的“田秀才”“土专家”。目前,工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期***人,提供就业咨询***人次。抓管理服务。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纪律,对就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评比奖励。签订饲草种植区域、品种等意向性协议,实现饲草“订单”种植、收购。开展法治宣传,做好务工就业人员的工资福利、人身保险、安全生产等保障服务工作,实现企业、工坊、群众“三赢”。截至目前,工坊派遣劳动力***人次,发放劳务工资***万元,工资性收入占“四项收入”的**%。图片附件成果共享,“四金”富口袋。工坊探索产业“接二连三”,从用工服务拓展到饲草种植、加工等领域,最大限度实现群众增收、工坊增收、集体增收。企业务工挣薪金。为奶牛场输送固定职工**人,月均工资****元左右,公司购买五险,每年支付工资***万元左右;推荐**名群众为奶牛场种植饲草***亩。此外,向辖区辣椒厂、养殖场等提供季节性临时工。用人单位按照固定工每人每月***元-***元、临时工每人每小时*元-*元标准,支付工坊服务费。目前,工坊收入**万元。土地流转获租金。流转土地***亩,用于修建奶牛场,一次性支付**年租金共计***万元;流转土地***余亩,用于公司种植优质高产饲草,群众每年获得租金**万元,带动***余户群众增收。饲草种植赚资金。签订收购协议,积极动员本村及周边*个村(社区)***余户群众种植优质高产饲草****亩,群众总收益达****万元,户均增收*万余元。工坊年收益**万元,实现工坊盈利、集体增收。利益联结分股金。整合资金****万元入股奶牛场,每年递增分红,**%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用于复兴镇脱贫户或监测户差异化分红,****年***户分红**万元,最高分红金额为****元,最低分红金额为***元。视频开始视频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