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稻田课堂又开讲 劳动思政一起学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稻田研学课上,学生们跟着老兵爷爷割稻、打稻。
“讷晓得,啥鸟飞来节节高,啥鸟飞来像双呀刀,啥鸟飞来啦河南河北青草里……”**月的一个下午,吾舍农场内的一片稻田边响起了咿咿呀呀的山歌。这是五厍泖港教育集团一年一度的稻田研学课。今年,学校邀请年近八旬的老兵王一杰一同前往,为学生讲述劳动的故事。
风吹稻浪起,课堂上的声浪也此起彼伏。王一杰从育苗种稻、除草打理、割稻打稻一一讲起,讲到精彩处,总要停下来和学生们互动一番。“王爷爷,知道您扛过枪打过敌人,没想到您也很会种庄稼呢!”当一阵响亮的童声从人群中传出时,王一杰笑道:“种庄稼是个精细活,不比打敌人容易哦。”随后,他拿起镰刀,躬身示范如何割稻。
学生们自然也闲不住,戴上草帽,挽起衣袖,纷纷效仿起来。“稻苗不要一下子揽太多”“注意镰刀,当心伤到手”,金灿灿的稻海里传出老师们的提醒。“看王爷爷做的时候,觉得很简单,但自己上手割,才知道并不容易。”泖港学校六(*)班学生刘玲说,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识五谷、知节气、勤四肢”依然很有必要。
割完稻子,同学们还尝试运用古早工具——木方打稻。只见大家手持稻苗,用力击打木方边缘,一粒粒稻谷就和着些许稻草掉进了木方里。吾舍农场研学基地还为大家安排了饭团厨艺大比拼。不同于常见的饭团,当日的饭团主料选用的是浦南的农家菜饭。“自己亲手做的饭团,特别香。”五厍学校六(*)班学生陈佳惠说。
泖港学校常务副校长翁卫庆介绍,泖港学校、五厍学校地处松江浦南,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在校内开辟微型劳动教育场所,校外劳动基地也不断拓展壮大。截至目前,教育集团共有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处。近两年,学校还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组建了老兵讲师团队,教育形式与样态不断丰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