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数字看变化 亩均论“英雄”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走进慈湖高新区******(以下简称马钢诚兴)废钢加工仓储配送中心,机械声轰鸣,设备运转不停,抓钢机将硕大的钢材废料抓取过来,被专用破碎机切割成零碎小块,由打包机将散乱的废钢料打包成一垛垛长宽整齐的包裹,再被统一运送至炼钢车间,摇身一变,成为炼钢炉料进入再生产,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在公司智能管控中心,实时更新的LED电子大屏正显示各生产基地的设备运行、物流轨迹、隐患查纠、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实况及数据,整个生产过程一目了然。“近年来,企业通过加快实施数字化管理,先后建成了智慧制造集控中心、智慧工厂和智慧服务交易平台,建立国内废钢行业首家中心实验室,实现了加工、物流、交易过程的智慧化可视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经营规模得到稳步提升。”马钢诚兴生产技术部部长王晟告诉记者,实施数字化转型以来,企业生产线运转效率明显提高、产品仓储周期得以缩短、订单流转速度进一步加快,对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具有典型的赋能作用。在数字化转型的助推下,企业去年亩均产值高达****.**万元,亩均税收***.**万元,连续多年获评马鞍山市亩均效益A类企业。 在前不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中,马钢诚兴与安******一同入选亩均效益领跑者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入选的这*家企业均位于慈湖高新区。入选的背后,离不开慈湖高新区坚持盘活土地存量、以数字赋能提增亩均效益的努力。“亩均论英雄”改革正成为慈湖高新区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最务实、最管用、最有效的抓手。 “自****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慈湖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许多开发园区一样,受限于土地、环境等资源要素,慈湖高新区产业转型遇到瓶颈,经济发展面临窘境。”慈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黄雪霏坦言,一方面,工业发展中缺地等“成长的烦恼”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低效用地占据大量空间、资源要素,产业升级陷入“转型的阵痛”。****年,慈湖高新区将“亩均论英雄”作为发展新逻辑,根据消耗占用资源、税收、产出等多项综合指标,对当时全区***余家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并根据*级评价结果找准问题,分类处置、一企一策,针对“大而强”企业实施要素精准对接,瞄准“小而优”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通过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截至目前,慈湖高新区已实现规上、规下评价全覆盖,累计完成*轮****余家次工业企业评价。 “在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中,我们既要算企业的投资账、产出账、税收账,也要统筹考虑企业对土地的利用强度、对环境的污染排放等,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经济发展。”黄雪霏告诉记者,****年,慈湖高新区通过注销回购、整治提升、兼并重组等方式,倒逼整治低效企业**家,完成闲置低效用地处置**宗共****亩,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腾出了空间。 记者采访中获悉,****年慈湖高新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分别为**.*万元、**.**万元,而****年这两类指标分别仅为**.**万元、**.**万元,同比增长*.**倍、*.**倍。在****年全市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中,慈湖高新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均位居全市第二,较上年均提升一个位次。 新形势下,慈湖高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黄雪霏看来,“亩均论英雄”改革就像一把标尺,测出了企业发展动能、放出了开发园区质效双升的“大招”。下一步,慈湖高新区将充分用好“七未”理念,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走出企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文图/记者 高文亮 邬刚 通讯员 范倩 王杨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