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乌拉特中旗:特色产业向全国递出新名片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金黄色的玉米粒整齐地排列,颗颗饱满,粒粒诱人,在乌拉特中旗乌加******鲜糯玉米精深加工厂加工包装车间内,一个个真空包装的鲜食糯玉米在工人们有条不紊地配合劳作下被打包装袋。近年来,乌加河镇凭借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厚植发展优势,按照“一核两园三区四基地”总体布局,搭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为保证玉米口感香甜软糯,营养不流失,严格把控加工生产时长,不断优化生产加工方法,从源头保证了玉米的品质。乌加河镇玉米特色产业的发展,正是乌拉特中旗推进“一镇一品”的一个缩影。俯瞰坐落于乌拉特中旗正南方的德岭山镇四义堂村万亩辣椒田纵横相连,沃野田畴奏响振兴欢歌,辣椒初选烘干车间机器轰鸣,“椒”香四溢。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德岭山镇深挖现有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选择辣椒产业,聚焦“加工”和“品牌”,规划构建“一园、一城、两基地、N选厂”空间布局,******的市场和资金优势、党组织的组织和基地优势、种植能手的技术优势,让德岭山镇辣椒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特色辣椒产业已成为四义堂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此外,在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展示厅内,雪花粉、全麦粉、饺子粉、馒头粉、麦芯粉等琳琅满目。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石哈河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围绕“旱”字做文章,紧扣“特”字下功夫,以“旱作有机小麦”为核心,延链补链,强链优链,进而构建“一园、四组团、十二功能、两带”旱作有机小麦生产加工园区,让小麦由园区进、变产品出、往外地销,实现镇域旱作有机小麦产业链完成合理闭环。“我们公司生产线每日生产量为**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江浙沪等地。”高******总经理薛文龙介绍。随着镇域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麦中珍品”石哈河旱作红皮小麦正在走向千家万户。乌拉特中旗阴山以南为农区,阴山以北为广阔的乌拉特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区,昼夜温差大,草场地形复杂,牧草低矮丰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二狼山白绒山羊”、乌拉特熊猫羊等稀有而珍贵的乌拉特羊品种。温更镇紧紧依托区位优势,立足产业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紧紧围绕“加工端”,面向“消费端”市场需求,以羊肉加工为依托,将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持续推进肉羊全产业链建设,集中力量补齐肉羊产业发展短板,建成“育种+养殖+加工+仓储流通+营销(品牌)”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框架,探索“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型发展模式,健全产业体系,建设以羊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强镇。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打造的差异化产品才能形成竞争壁垒,乌拉特中旗聚焦农牧业品牌建设,将零星分散的特色产业串联成珠,按照“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决策部署,聚集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牧业“一镇一品”为总体导向,以“三个着力点、五个关键环节”(着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农牧文旅产业;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基地和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及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品牌培育与营销、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加工、品牌”为核心环节,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加快推进地方特色农牧业产业的挖掘和推广,持续放大产业优势、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一批产业强镇的发展,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在乌拉特中旗,甜香浓郁的糯玉米、色鲜味浓的辣椒酱、粒饱香浓的红皮小麦、稀有珍贵的乌拉特羊……一大批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动力,乌拉特中旗正在以昂首阔步的姿态向全国递出新名片。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