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远程取证零接触 效率效果双提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五金车间安全警示标识粘贴不明显,有部分员工佩戴劳保用品不规范……”位于******是南通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今年开展非现场执法的企业之一,执法人员凭借“现场直播”画面开展执法检查。*日,企业安全负责人邢宏洋接受采访时表示,非现场执法这种模式让企业不被过多打扰,也能取得不错的检查效果,一些细节问题都被精准“捕捉”。 当前,安全生产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仅仅依靠“现场执法”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和新标准,运用高科技等手段的零接触式“非现场”执法,成为破解安全生产执法难题的新选择之一。去年*月,南通被应急管理部确定为全国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首批试点地区。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因地制宜探索“智慧应急”新路径,在原有“线上预警监测+线下精准执法”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一种完全零接触、覆盖面更广的应急管理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移动电子监察设备、非现场执法系统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实时化掌控生产经营单位作业现场情况,将传统执法模式中的现场检查、取证替换成在线检查、取证。 “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时,企业现场负责人佩戴电子智能监察设备后,在执法人员的指挥下前往指定区域,智能设备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南通应急非现场执法系统。通过后台缩放、拍照、云存储,执法人员可实现远程取证。”南通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危化二科科长郭洪泽介绍,如今执法亮证、调查询问、远程勘验、文书传输签收等一系列工作均可在线上完成,相较于此前往返几趟来说,大幅减少文书制作和流转的时间。系统内具备的“多方交互实时执法”功能,可以让执法人员就发现问题与多名生产经营单位人员进行实时交互。即便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在检查现场,也能同步了解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接受针对性普法教育。 非现场执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也降低了上门执法的干扰,实现了效率、效果双提升。数据显示:非现场执法模式推动普通程序办案时限从**天压缩至**天内,交通出行成本下降了约**%,为政企双方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眼下,市应急管理局又着力推动非现场执法模式的纵深拓展。比如,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依托设备远程对监测报警情况进行核查;在事故应对处置方面,依托移动监察设备,实时稳定传输现场画面,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非现场执法是创新安全生产执法新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益探索。”南通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黄鑫介绍,接下来还会将非现场执法模式推广应用到更多行政执法领域,与更多部门实现跨部门非现场联合监管,推进形成监察执法“无事不扰”、监管服务“无处不在”的联动格局。 日报记者 俞慧娟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钢铁驼队”驰骋丝路跑出新速度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崇川变沉睡资产为增收活水 网站信箱****年*-**月办理情况统计表 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 ****年度南通市*****在线平台简报第**期 抢抓施工“黄金期” 交通建设“加速跑” 追新逐绿动能足 向绿求质好“风光” 相关文件 市政府关于《南通市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年)的批复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型特色园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首席质量官管理办法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如皋港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四至范围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通州区TZ**、**、**单元部分街区详细规划的批复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社会应急力量使用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近)零碳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通探索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新模式 远程取证零接触 效率效果双提升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五金车间安全警示标识粘贴不明显,有部分员工佩戴劳保用品不规范……”位于******是南通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今年开展非现场执法的企业之一,执法人员凭借“现场直播”画面开展执法检查。*日,企业安全负责人邢宏洋接受采访时表示,非现场执法这种模式让企业不被过多打扰,也能取得不错的检查效果,一些细节问题都被精准“捕捉”。 当前,安全生产执法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仅仅依靠“现场执法”已不能适应新要求和新标准,运用高科技等手段的零接触式“非现场”执法,成为破解安全生产执法难题的新选择之一。去年*月,南通被应急管理部确定为全国安全生产非现场执法首批试点地区。 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因地制宜探索“智慧应急”新路径,在原有“线上预警监测+线下精准执法”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一种完全零接触、覆盖面更广的应急管理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移动电子监察设备、非现场执法系统等科技手段,全方位、实时化掌控生产经营单位作业现场情况,将传统执法模式中的现场检查、取证替换成在线检查、取证。 “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时,企业现场负责人佩戴电子智能监察设备后,在执法人员的指挥下前往指定区域,智能设备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到南通应急非现场执法系统。通过后台缩放、拍照、云存储,执法人员可实现远程取证。”南通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危化二科科长郭洪泽介绍,如今执法亮证、调查询问、远程勘验、文书传输签收等一系列工作均可在线上完成,相较于此前往返几趟来说,大幅减少文书制作和流转的时间。系统内具备的“多方交互实时执法”功能,可以让执法人员就发现问题与多名生产经营单位人员进行实时交互。即便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在检查现场,也能同步了解企业存在的“薄弱环节”,接受针对性普法教育。 非现场执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也降低了上门执法的干扰,实现了效率、效果双提升。数据显示:非现场执法模式推动普通程序办案时限从**天压缩至**天内,交通出行成本下降了约**%,为政企双方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眼下,市应急管理局又着力推动非现场执法模式的纵深拓展。比如,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依托设备远程对监测报警情况进行核查;在事故应对处置方面,依托移动监察设备,实时稳定传输现场画面,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非现场执法是创新安全生产执法新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益探索。”南通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黄鑫介绍,接下来还会将非现场执法模式推广应用到更多行政执法领域,与更多部门实现跨部门非现场联合监管,推进形成监察执法“无事不扰”、监管服务“无处不在”的联动格局。 日报记者 俞慧娟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