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五峰教育乡土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我县教育系统全面实施乡土德育工程,从工作机制、德育空间、德育师资、德育课程、德育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形成了县域乡土德育工作新格局。在乡土德育工作探索实践中,我县不断建立完善政策保障、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德育实践、资源共享等五个方面的配套机制,定期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建强学校和教联体德育师资队伍,形成“学校教师+社会导师”的德育“双师”模式。在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县不断健全“共建、共管、共用、共赢”机制,通过培育学校师资,聘请校外导师,逐步成为一支新型、多元、动态的德育师资力量。当前,我县拥有市县德育骨干教师**人,与外界帮扶学校共建名师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研修。我县推动部门协作,以老干部、老专家、老模范、本土科普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为主力,开展校外德育师资共建工作。全县中小学将乡土德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因校制宜建立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发机制、审议制度、实施方案。各部门与社区、企业协同,建立校内外德育实践工作体系和制度流程,学校、教联体和县域职能部门在德育实践中共建资源,促进德育资源应用优化。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真实、可触可感的德育体验,我县积极打造乡土德育基地,依托革命历史遗迹、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宜红茶工业遗产、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资源,拓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教育空间。各学校依据各自办学理念,以校为本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融入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各学校还积极探索建设乡土德育课程,以思政课堂作为主阵地,将乡土德育内容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聚焦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艺术体育素养、生活劳动常识等方面,广泛拓展德育课堂,积极开展“耕读绿”“志愿红”“多彩趣”等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当前,我县已形成“乡土德育+历史+科创+耕读劳动教育+艺术”的德育新格局、家校社协作共育新机制、县内外共享共进新模式。近年来,我县对接上海、武汉、宜昌中小学生约**万人次来五峰,寻访土家历史、品味乡土文化、开展德育实践。接下来,我县将持续推进乡土德育实践探索,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让广大五峰学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见山见水、记住乡愁。(全媒体记者 张徐之)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