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百神庙镇:包保服务鉴真心 纾难解困显真情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百神庙镇舒合村的陈先生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房产证。“房子没有证,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虽然废了不少功夫,但是当天就给我办了下来,还真多亏了政府和包保干部!”而这巴掌大小的“红本子”,正是最抚民心的“定心丸”,让无数安置群众和买房户盼了好几年。如今,困扰他们多年的“心病”终于能够治愈了。
陈先生购买的是一个五保户的房子,原户主已经过世,房子是其侄子签字售出的。面对卖方如此复杂的家庭情况,加上陈先生本人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村干部深感工作难度之大,只能先行联系陈先生在本地陪读的妻子,语重心长地解读贷款政策和当下的优惠政策。其妻子同意后,村干部帮助收集资料,陈先生答应百忙之中抽出一天时间回来办证。
当天,陈先生在村干部全程陪同下办完了层层手续,付款时却提示限额,八万多元的税务金无法支付。此时已经到了银行的下班点,原本门庭若市的办证大厅只剩下陈先生这一户,村干部因一时凑不齐这么大笔钱而焦急万分。
眼看着卖方等的很不耐烦,包保干部程霞主动站了出来,表示自己通过贷款先行代付,让陈先生解除限额后再归还,最终及时化解了这一尴尬的局面。“这是小事,我们相信群众,把群众当成自己人,群众才会相信我们,支持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身后有政府的支持,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有底气和信心!”程霞自豪的说到。
“大家都是群众,没有不方便。”百神庙镇始终牢记县长的谆谆教诲,全体镇村干部以身作则、持续加压,真心真情宣传引导,用心用情解读政策,倾心倾情纾难解困,全心全意包保服务,力争圆满完成安置房办证既定目标,为****年画下一个个幸福句号。(蔡睿)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