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抢抓“三通道”机遇,融入“黄金内湾”建设 新会向“湾”而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图片附件新会正抢抓“三通道”机遇,着力打造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叶田 摄 □江门日报记者叶田 珠江口东西两岸,“大桥经济”风正劲。 新会,地处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多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要道在此汇聚。比如黄茅海跨海通道,东连港珠澳大桥西延线,跨越黄茅海水域,接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和新台高速公路,全长约**公里,建成后,将通过西部沿海高速的金门、崖南*个出入口衔接江门大道南延线,承接珠海、澳门方向的交通进入江门新会,全面辐射银湖湾滨海新区、粤澳产业合作示范区、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等产业平台。 身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江门新会腹地纵深广阔,拥有可大规模连片开发的土地,发展潜力巨大;坐拥**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平方公里、全市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战略地位正在不断攀升。 伴随着深中通道开通、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通车、深江高铁加快建设,“三通道”连接的不仅是城市的“朋友圈”,更是产业圈、创新圈、生活圈和高质量发展圈。 可以相信的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将加快形成要素双向流动、多城互利共赢的联动发展新格局。新会抢抓“大桥经济”机遇,融入“黄金内湾”建设,向“湾”而行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融入湾区加速 “大桥经济”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一大亮点,也“聚变”成新会的机遇黄金期。 今年以来,新会区纵深推进大湾区建设,积极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新机遇,建成启用深圳机场江门航空港,深圳方向游客车辆同比增长**.**%;积极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联动发展,*—*月引进大湾区项目**个,计划总投资额***.*亿元;广东华文航空艺术职业学校正式落户新会,江门职教城在校学生已超*万人。 同时,“数字湾区”“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建设,新会已成为全市首个同时在港澳设立“跨境通办”服务点的县区;成功举办港澳新春交流推介会,推动与港澳深度协作、互融互通。 “突出湾区建设,打造区域融通、对外开放的发展支点。”新会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新会将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港澳融合”工程,围绕建设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引资引智创业创新重要平台,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江合作加速 今年*月,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新会区抢抓机遇,积极向东迈进。今年以来,新会区面向深圳举办招商推介会**场,参与招商推介活动**场,在深圳开展招商引资拜访**次,举办或参加深圳招商推介会**场次,成功引进深圳项目**个,计划投资总额**.**亿元。 *月**日,新会在深圳举办****大湾区“深新”合作伙伴交流会,与合作机构、项目代表共商深江合作发展的新方式;*月**日,举行新会区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个项目现场签约,总额达***.**亿元。 位于新会区三江镇的银洲湾科创产业园,入驻企业近八成来自深圳、东莞。“交通便利,厂房现成,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个月内完成从深圳到江门的整厂搬迁。”******总经理洪秋鹏说。 可以预见的是,已建成的深中通道、年内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以及在建的深江高铁,这三条重大跨江跨海通道,对新会提质发展至关重要。 新会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新会要强化机遇导向,发挥好江门对接深圳第一站的交通区位优势,做深做精做实乘势发展、借力发展、融合发展的大文章。 产城融合加速 珠江八门入海,新会占其二,是典型的珠江口城市。从“大江两岸”变为“大桥两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以及深江高铁既加强东西两岸城市的深度合作,也加剧日趋“白热化”的区域竞争。 立足于市委“园区再造”工程,新会区走“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发展道路,以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中部深江科技新城、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为战略支点,举全区之力高质量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 新会区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突出产城融合,打造城乡协调、园镇融合的活力之都。加快推进新会现代化建设,以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为重点,持续深化区镇一体、园镇融合,全面激发区镇村发展活力。 新会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表示,面对“大桥经济”所带来的黄金机遇,结合“三通道”新优势,一是要加快深江经济合作区建设,与深圳方面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开展联合招商,推动“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生产”“深圳服务+江门制造”跨市战略组合布局加快落地;二是加大园区项目承载能力,研究制订《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行“一体规划、共建共享”,并同步建设产业发展空间、生活配套区等配套,不断壮大国资平台规模和提升园区的项目承接能力。三是加快招商引资力度,锚定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未来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和落地一批专精特新项目,并同步推动已落地项目的“多投快建”,力促各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同时,新会抓住当前机遇窗口期,率先推动深江合作重心由前端的招商环节向园区运营、产业生态营造等后端环节延伸下沉,加快形成覆盖产业发展全链条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新优势,确保产业转得来、落得实、长得好。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