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日入1000+,这对山村夫妇有点忙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番薯干可以说是童年里的过冬零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武义人的乡村情感。当下,正是番薯干大量上市的季节,在柳城畲族镇金山尖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晒制番薯干,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气味。早上六点多,吴金武、蔡菊芝夫妻俩已经忙碌起来了,他们的小厨房里,灶火熊熊、蒸汽袅袅,烧火、蒸煮、烘干,他们每天要在这里忙上二十几个小时。吴金武负责烘干、晾晒,蔡菊芝负责烧火、蒸煮,还有三个帮工阿姨负责番薯清洗、削皮等工序,一派繁忙。妻子蔡菊芝告诉记者,这两天代加工的订单激增,为了赶工,夫妻两个每天起早贪黑,睡眠时间不足*个小时。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持使用传统的番薯干制作工艺,不加糖不用药,削皮、切条、清洗,反复蒸煮、烘干等,耗时耗力。采访中,吴金武的手机突然响起,是一位客户请求送货的电话。他立即起身,熟练地用塑料袋装好番薯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欣然前往。吴金武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加班加点制作的番薯干十分畅销。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制作***多斤,毛收入能达到****元-****元。金山尖村原是一个落后山村,因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产业匮乏等原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开超市经商,成为一个只剩老弱妇孺的“空心村”。近年来,金山尖村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加上“三蒸三晒”的番薯干古法制作,使其口感绵密甜糯、Q弹有嚼劲,深受食客喜爱。如今,这“晒”出来的番薯干已经成为金山尖村的致富“黄金条”,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盘活了周边村庄的闲置土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柳城畲族镇金山尖村党支部书记吴宣勇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共有**处番薯干加工点,番薯种植面积达到***多亩。这些土地中,很多都是从周边村庄流转来的,有效地盘活了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我们不仅解决了土地闲置的问题,还为村里**岁以上的老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吴宣勇说,“以夫妻档的加工点为例,预计每年可以增收*万元左右。”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