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第76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 江门双碳实验室朱云博士入选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江门日报讯(记者/张浩洋通讯员/陈健莹)**月**日,记者从江门双碳实验室获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近日公布了第**批面上资助拟资助人员名单,江门双碳实验室的博士后朱云博士凭借其在CO*捕集与转化领域的杰出研究项目,成功入选并获得资助。 据了解,朱云博士的研究项目题为“双限域效应对Ca-Ni基DFMs甲烷化反应构效关系调控机制研究”。该项目聚焦于CCUS(CO*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和分离成本大的问题,并提出采用ICCU(CO*捕集与原位转化)技术作为解决方案。随着氢成本的下降,CO*加氢转化为增值化学品成为研究热点。朱云博士计划开发一种能够实现CO*捕集并原位转化为甲烷的双功能材料(DFMs),通过双限域效应解决现有CaO-Ni系DFMs易烧结、高温活性及稳定性差的问题,为DFMs材料设计提供全新的思路。 该项目还将对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对中间产物进行原位监测,以探明反应过程动力学与催化活性中心之间的关联,从而填补双功能材料耦合亚纳米催化活性中心构效关系研究方面的空白。此外,项目旨在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DFMs,为工业企业的节能降碳和CO*资源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作为江门双碳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朱云博士一直致力于CO*捕集与转化、电催化制氢、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以及纳米催化材料构效关系的研究。近年来,他在多本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余篇SCI论文,并申请了**余件专利,其中*件已获发明专利授权。此次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是对他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充分肯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支持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面上资助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其中自然科学类的资助标准为*万元。朱云博士表示,此次获得的资助将为他进一步深入研究CO*捕集与转化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