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积蓄动能谱新篇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湖坂村老人在长者食堂取餐。前连村种植大棚内,村民为辣椒苗拉绳牵引。盖南村村民在晾晒米粉。□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郑志忠 陈君妍 文/图仙游县盖尾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认真做好全域谋划,落细落实“一村一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在仙游县举行的“十大比武”擂台赛中,盖尾镇在“项目推进”“水质提升”“耕地林地保护”比武中夺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围绕“开创产城融合新格局、打造宜业宜居新盖尾”目标,盖尾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民生短板,发展优势产业,让老百姓惠享福祉。一村一品 强村富民冬日里,天气晴好,在盖尾镇盖南村,村民们在木架上晾晒米粉。“夜晚制作,白天晾晒。”一位村民说,晾晒米粉对天气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左右的晴天,还要有*级左右的风。盖南村成立仙游******,新建的厂房配备生产线、包装线、烘干机等。投产后,一体化流水线加工米粉,一天可生产米粉两三吨。盖南村干部陆忠林说,以前晾晒米粉是“看天吃饭”,如今有了烘干机,不怕刮风下雨,还更干净卫生。科技赋能传统型产业转型升级。盖南村提升米粉产业效能,做大产业规模,并计划带动村民一起入股,共同创建特色米粉品牌。走进前连村蔬菜大棚,一个个辣椒青绿鲜嫩。村民正给辣椒拉牵引线,防止种苗过重倒伏。****年,前连村向村民流转了***亩荒地,统一对土地进行平整复耕,其中***亩土地出租给来自安徽的*位种植大户,由村民收取租金。去年,这*位种植大户成立了仙游县启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辣椒、四季豆、番茄等果蔬,采取轮作模式,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胡玉玉说,在种植采收季,合作社要聘请**多位村民务工,日工资**元至***元,让村民们实现“家门口”就业。近年来,仙游县深化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五名三增一创”工程,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盖尾镇以现有的专业村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全镇谋划、整村推进,开发优势资源,努力实现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前连村红菇产业兴旺,成为全市最大红菇流转中心;星庄村由村集体入股,与周边榜头镇桃源村跨村联建兴办豆皮加工厂;湖坂村村民在外开连锁超市、加油站等,妇女老人在家庭作坊经营线面、龙眼干加工等生意;后山村村民在外主营制饼产业……盖尾镇组织委员黄东旭表示,盖尾镇共有**个村(社区),各村立足实际,找准产业定位,深入挖掘资源,推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让村村都有产业,扩大村财收入,带动村民致富。基建升级 完善设施来到仙华村,宝杉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原本凹凸不平的道路变得平整开阔,标线施划清晰,车辆有序行驶。宝杉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长*.*公里,路面宽度**米,配套建设道路两侧路灯及排水渠道,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省级交通补助**万元,余下资金由沿线各村村民自筹。今年, 仙游G***线路段实施路面“白改黑”*.***公里,总投资****万元,由省级交通补助****万元,其余资金由沿线各村自筹。去年,台风杜苏芮带来的汛情冲毁了仙华堤坝,坝下农田受灾将近***余亩。今年,在县政府支持下,该村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获得财政补助**万元,由群众自发集资**万元,共同修复堤坝。琼峰村横头厝高陡边坡简易治理工程,由县财政出资**万元,镇补助**万元,村兜底**万元,群众募捐**万元,共同筹资,启动治理项目,预计春节前完工,届时可以消除地灾隐患。近期,木兰大道三期盖尾段加快施工。该项目从仙潭村到石马村,全长*.***公里。通车后,道路形象、绿化水平和雨污水排放功能将全面提升,进一步优化盖尾镇交通路网结构,为产业走出去、游客引进来奠定基础。年初,盖尾镇召开优秀企业家新春茶话会,引导企业家共同为家乡发展添动能。一个个项目顺利推进,得益于乡亲们的大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设更加有力,老百姓获得更多福祉。改善民生 发展文旅“今天中午有什么菜啊?”“有红烧肉!快来。”昨日中午**时许,位于木兰溪畔的湖坂村长者食堂炊烟袅袅,饭香阵阵。老人们捧着饭盒,工作人员为他们盛上饭菜。创办于****年的湖坂村长者食堂,已经连续**年为村里**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饭菜。如今,每天有**余名老人就餐。对于行动不便或年纪较大的老人,食堂由专人负责,为居家老人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留守,村里创造条件为老人们做好保障。”湖坂村党支部书记史建飞介绍,长者食堂的运转资金由在外乡亲自发集资,村党支部流转了**余亩荒地,让村里一些“闲不下来”的老人种植蔬菜,再由食堂统一收购,老人既有活干、又有饭吃,放心又舒心。长者食堂坐落在湖坂村妈祖公园,周边景色宜人。清清木兰溪穿镇而过,冬日的溪面映着蓝天白云,偶有白鹭停歇。茶余饭后,村民们在生态步道散步闲谈,好不惬意。每逢节假日,还有许多垂钓者来此。盖尾镇文化遗产丰厚,发展乡村游得天独厚。该镇党委聚焦党建促乡村振兴发展主线,按照“组织共建、文旅共兴、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四共”模式,打造了“盖尾镇前连片区”跨村联建发展集群。盖尾镇前连片区党委位于盖尾镇木兰溪沿岸,下辖前连村、湖坂村、后山村。盖尾镇充分挖掘现有文旅资源,整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纪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前连村及湖坂妈祖公园等资源,打造串点连线成片示范线,形成国学文化传承旅游生态圈。探索构建“一溪”(木兰溪)、“一山”(第一山)、“一桥”(石马古桥)、“一湖”(湖坂小西湖)、“一寺”(龙纪寺)、“一古民居”(前连古民居)的木兰溪水文化文旅项目。该镇还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产业,朝着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发力,绘就一幅产业遍地开花、百姓安居乐业的乡村振兴新蓝图。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