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襄阳日报:“小切口+大数据”守护民生福利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全媒体记者 徐皓玥 通讯员 张凡临近中午时分,高新区团山镇福利院食堂内,餐桌上已摆好红烧羊肉炖萝卜、木耳肉丝、酸辣大白菜等四菜一汤,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聊着家常,眉眼间透着满足与惬意。“这两个月,食堂饭菜大不一样咧!”“荤素搭配,驱寒暖胃又营养。”听说市纪委监委到福利院回访,老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反馈食堂发生的变化。“从吃饭到住宿,从服务到保障,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提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了起来。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一起腐败案件的查办和以案促改综合治理效能的释放。今年*月底,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异常情况:团山镇福利院供养人员数量没有变动,但人均年消耗金额翻倍,且长期、频繁在一家便利店采购、开票。很快,预警信息被派发至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经走访调查发现,这家便利店仅销售生活日用品,从未售卖蔬菜、鲜肉、鸡蛋等物资。疑点指向了集采购、报账、出纳于一身的福利院工作人员李某身上。在进一步抽丝剥茧的调查中,案情浮出水面:李某在*年间通过虚增采购货物数量、单价等方式贪污公款*.**万元,挪用公款**.**万元。围绕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督促整改问题**项,推动福利院由镇管为区直管,升级改造供养老人的居住房间并安装了空调。“我都是小额多次占便宜,手段也很隐蔽,纪委是咋知道的?”李某归案后百思不得其解。监督瞄得精准,源于市纪委监委自去年开始并延续至今的福利机构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福利机构是服务保障孤寡五保老人等困难群众的兜底机构,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初,市纪委监委公开征集“点题整治”项目,有群众通过网络反映襄城区某镇福利院涉嫌克扣伙食费,老人们“十天半月难见荤腥”。经过核查,发现民政拨付的资金实际并未完全用于该福利院供养对象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开支。蝇贪蚁腐,不容小觑。通过“解剖麻雀”小中见大,探究同类问题的症结所在。市纪委监委结合查办个案和明察暗访情况,全面梳理基层福利院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把福利机构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列为“点题整治”项目。蝇贪蚁腐往往躲在隐蔽的角落,如何深挖问题线索?答案是让数据“跑腿”,让疑点“说话”。市纪委监委梳理总结案件特点,倒推问题发现路径,将监督办案经验转化为大数据应用思路,以市纪检监察大数据监督平台为基础搭建了福利院虚报冒领监督模型。“我们制定了‘月度支出异常’‘人均消耗异常’‘发票数据统计’等比对规则,采集了全市各福利院基本信息、供养人员信息和食材采购台账、财务报销凭证等数据,形成‘监督点位分析—构建模型规则—采集数据—预警问题—问题核查—结果反馈’的全流程监督闭环机制。”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借助大数据筛选、比对、碰撞分析,一批侵占挪用、截留私吞的“微腐败”被相继揪出。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查处福利机构腐败和作风问题***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组织处理***人,留置**人,移送司法机关**人,挽回经济损失***余万元,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