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强“桥头堡”,架好“连心桥”,祥平街道扎实推进城中村治理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杜桥社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启动以来,祥平街道和杜桥社区紧紧围绕“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安全共防、社会共治、成果共享”的理念,最大程度汇聚党群合力,推动城中村治理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增强街社治理合力。街道包居领导带领包居工作组成员深入社区,针对治理中的堵点难点开展集中攻坚,并下派干部担任杜桥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带领社区深化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广泛动员和挖掘卸任社区主干、“两委”成员,新老“两委”“拧成一股绳”,带动党小组长、“三支队伍”等全面发力。包居工作组和社区“两委”积极开展社区“夜话”,就项目实施中收集的问题和建议,与小组长、村民代表、项目组、施工队进行集体商议,采用“清单化”管理,通过***余场“夜话”调度,落实建议****条。二是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主动回应群众呼声,变“村民找上门”为“村干部来敲门”。成立突击队,组织熟悉社区地形地貌的老党员、小组长现场勘查,仔细测量土地,推动新增***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和***米的雨污管道铺设,较好地解决了困扰居民的防涝问题。为化解危房隐患,前任“老村长”主动担当,现场答疑**余次,调取**余份历史契证,联系***余人次签字,组织**次现场沟通协调会,最终将**间危房“五原”翻建纳入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范围。三是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党建+村民”治理合力,包居领导、包居工作组、社区“两委”及执法人员联合开展侵占集体土地现场清查行动。党员干部带头主动拆违、腾退、清理房前屋后,为社区创造更多集体经济发展空间。通过收回临时过渡市场用地、村口边角地等,盘活****余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加上村民房前屋后用地,共腾出约***个车位空间,基本解决辖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同时,通过规范“三资”,进一步整合集中式智能公共停车场、杜桥农贸市场、旧货市场等多项收益项目,每年将为村集体创收***余万元。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