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深学笃行 奋楫争先再启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庆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锚定新目标,勇担新使命,精准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致力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和更加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抓党建强引领,凝聚社会工作合力强化思想建设,增强社会工作向心力。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培训的必学内容,通过学习,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升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切实增强政治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强化体制建设,增强社会工作凝聚力。充分发挥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以及“两新”工委工作机制、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机制、行业协会商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打破不同机构、部门间的沟通壁垒,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使各方力量得以高效汇聚,切实构建起县委统一领导、行业部门各负其责、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乡镇(园区)属地管理的社会工作格局。进一步理顺与信访局职责边界,做到常态化无缝衔接、紧密配合,避免出现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的局面。强化统筹协调,增加社会工作执行力。坚持全域统筹、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县委社会工作部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推进、指导的职能作用,适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协调专项工作,通报具体事项。梳理与组织、宣传、政法、民政、人社、卫健等多部门职能交叉点,绘制详细权责图谱,明晰各方分工,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对社会工作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对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保证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聚人才增动能,壮大社会工作队伍引人才,为社会工作队伍注入新动力。拓宽人才吸引渠道,通过提供实习岗位、招考、调拨、招募、动员等方式,吸引新就业群体、高校毕业大学生、退休干部、退役军人等积极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健全人才信息库,实现对社会工作人才的精准管理服务。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人的配备标准,配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聚人才,给社会工作队伍增添新智囊。积极动员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一线工作者、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热心群众等,组建特邀建议人队伍和论证评估智库队伍。通过跨行业“借才”、内部“选才”、专业“育才”等形式,通过从机关单位、乡镇社区优选一批,从新兴领域从业者中发掘一批熟悉党建工作业务的党员配备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全面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育人才,助社会工作队伍提升新水平。建立县级骨干培训、乡镇全员培训制度。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初任培训、在职培训、专项工作培训、实践锻炼等组成的培训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社区设立社会工作实习实践基地,依托庆城职业中专建立培训基地,依托县内服务机构建立实践基地。动员社区更多的从业人员考取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专业化服务。锚目标求质效,答好社会工作难题紧盯“建议征集”,广开言路“智慧门”。将“甘肃人民建议征集”平台同步在县政府门户网址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手机端,作为线上征集和办理建议主渠道。线下加强与人大、政协及相关社会团体的沟通协调,建立人民建议征集、办理、转化、反馈的工作闭环。同时,向广大群众公布建议征集邮箱、电话、地址等信息,并在人民密集、流动量大的广场、高铁站等地方设立意见箱,便于接收人民建议,让群众的心声和呼声能够及时得到回应。紧盯“基层治理”,筑牢稳定“压舱石”。持续推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结合村(社区)实际,打造“一村一特色、一社一亮点”基层治理品牌,总结推广优秀“微治理”经验,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激活基层自治活力。全面梳理面向村(社区)的各类考核、台账任务,精简合并重复性工作,严格监管社区事务准入清单,进一步规范村级标牌标识。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形成同频共振的强大治理合力。全面指导好村和社区换届工作。紧盯“两个覆盖”,织密组织“保障网”。坚持党建引领,突出聚焦深化排查、强化指导等方面内容,着力消除党建空白点,持续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提质增效。探索党建惠企的有效做法,建立邀请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企业诉求直通车等工作机制,全面推动“两企三新”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紧盯“改革发展”,奏响破题“奋进曲”。探索符合我县行业协会商会实际的党建工作机制,在推进“两个覆盖”的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深度融合,确保党组织参与行业协会商会重大问题决策等制度在行业协会商会落实落地。实时掌握县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建设最新动向,把行业协会商会广大从业人员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紧盯“志愿服务”,汇聚爱心“正能量”。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全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推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党员志愿者、慈善资源联动开展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带动行业协会商会、新就业群体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使社会治理“变量”成为社会治理“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