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局以“五项工程”打造法治交通品牌 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育壮大徐州交通法治文化,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市局积极构建“法治交通 你我同行”服务品牌,推动放大法治品牌集聚效应,拓展法治建设新抓手、新载体、新亮点,力促交通运输法治建设行稳致远、走深走实。
一是实施普法创新工程,推进普法宣传“品质化”。立足解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以体验式、互动式、展示式为建设理念,搭建集法律法规、以案释法、动漫视频宣传、法律咨询、献言建策为一体的普法宣传平台,依托全市交通运输公职律师和普法志愿者团队,提供优质高效的行业法律服务。打造建设徐州交通“徐庄服务区法治广场”宣传阵地,通过法治文化宣传栏、法治标语、法治雕塑等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促进法治文化传播。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设立运行*个行业法律服务站,发挥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作用。建立公交普法专线、出租车雷锋普法车队普法阵地开展公共交通普法宣传。在《徐州交通》开设“法治为民”“以案释法”专栏,指导和规范交通运输依法行政。二是实施执法强基工程,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高质量完成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制定交通综合执法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划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实现站点外观形象、内部功能布局、功能设施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基层内控制度等*个统一,开发区执法大队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基层执法站所被交通运输部办公厅通报表扬。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化执法站**所,至****年将建成**所,建设总数居全省第一。新华报业网、中国交通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深层次打造职业化执法形象,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组织分类分级分层培训和全员轮训,在全省推广执法全过程记录示范教学片,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巩固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三是实施智慧执法提质工程,推进交通执法“数字化”。以智慧执法作为提升执法效率的最优解,探索构建“一个中心管指挥、一个平台看动态、一个系统办业务、多个智慧场景应用”的智慧执法体系,搭建起“事前精准分析、事中实时监控、事后溯源管控”的一体化监管流程,在全省率先打造“瞭望塔”外场感知体系、徐州交通“AI执法”、徐州交通执法“随E行”线上处理等品牌。智慧执法新模式被评为****年度数字徐州建设优秀实践成果,成功入选并被评为全国“首届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创新实践精品案例”。市交通执法机构被表彰为“一体化+智慧执法+信用监管”江苏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学习强国”、《中国交通报》《交通强国》《徐州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四是实施法治为民暖心工程,推进交通服务“温情化”。全面打造“徐交办 就近办”政务便民服务体系,依托交通执法站点、车辆检测站、服务区等设置**家便民服务点,实现普货营运车辆**分钟内完成车辆检测、年审和换证,方便全市**余万车主船员就近获得政策咨询、自助办理、业务求助和意见收集等。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继续推行“轻微不罚”和“首违不罚”,开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提醒服务。开展“邀约式”安全检查,帮助企业查找潜在的隐患问题,提出预防和解决方案。鼓励并帮扶全市规模化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吹哨人”工作机制。五是实施法制融合提升工程,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完成全国地级市首部关于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订出台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管理办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等,组织修订《徐州市出租汽车客运条例》,促进出租车行业法规制度融合提升。起草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汽车车身涂装作业安全及环境保护要求》经交通运输部公告发布。通过综合立法、制修订规范性文件等,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相互衔接”的地方综合交通法规制度体系。